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901|回复: 8

[原创交流] 我的金色童年 (第一部 部队幼儿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6-2019 19: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姐 于 26-6-2019 20:35 编辑

我的金色童年

第一部 部队幼儿园,
第二部 长春八一小学 (上,中,下)
第三部 长春八一小学聚会 (上,下)

第一部 部队幼儿园

        我出生在哈尔滨,父母都是军人,部队的普通医务工作者。我家兄弟姐妹4个,只有我一个女孩子,3个男孩,我是老二,一个哥哥,两个弟弟。
        小时候部队大院的潘伯伯总开玩笑叫我“拐子”,因为小时候我的一条腿患骨质疏松,走路一拐一拐。幸亏爸妈发现得及时,马上送我住医院治疗,部队医院条件好,医疗水平高,我痊愈了,一点后遗症都没留下。
        我真幸运,如果不是治疗及时,如果不是在医疗条件好的部队医院,我可能就是终生瘸了!
        我那时一条腿从上到下都打上石膏,石膏筒硬邦邦的,腿不能伸曲,上厕所都困难。那时候部队是供给制,派了一位保姆奶奶陪我住院。
        后来保姆奶奶就留下来,照顾我们几个孩子。部队供给制结束,我爸妈把奶奶留下,每月付钱给奶奶。我们和奶奶很亲,小时候每次爸爸给我们分糖果,我一定要奶奶先咬一口,奶奶也假装咬一口。奶奶一直在我家,直到文革她才不得不离开我家。
        我3岁半妈妈送我上二炮(第二炮兵)幼儿园,二炮幼儿园是部队的幼儿园,因为我父母都是军人。那天我妈妈送我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知道孩子刚来幼儿园肯定不愿意离开父母,故意领着我去玩玩具,以便家长脱身。等我发现妈妈不见了,大哭起来,到处找妈妈,哭了好一阵,也没有找到妈妈,只好不哭了。长大后我妈妈告诉我那时她就躲在门后,看我不哭了,我妈妈才放心地走了。
        幼儿园的条件很好,老师和阿姨非常耐心周到地照顾我们,我记忆里每天早上喝牛奶,牛奶里总是滴几滴鱼肝油,我很不喜欢鱼肝油的腥味。晚上洗漱完,小朋友们围坐一圈,老师给我们发水果,梨,香蕉…,“排排坐,吃果果”就是那个时候我学会的儿歌。早上阿姨都会让小朋友坐便盆大便,我记得我总是最后一个,因为我便不出。
        后来二炮幼儿园和黑龙江省军区幼儿园合并了,小朋友们都被转到了军区幼儿园,军区幼儿园在哈尔滨南岗的吉林街。省军区幼儿园比二炮幼儿园大,小朋友也多,但是小朋友不如二炮幼儿园那么友好。我刚到班里,有个女生姓梁,她妹妹和她把我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用手拉扯我,给我一个下马威,我也不敢吱声。她们家三姐妹都在幼儿园,尤其是她们的大姐跳舞很好,在幼儿园里很出名。
        黑龙江省长当时是欧阳钦,他的两个女儿都在我们幼儿园,大女儿在我们班,我记得她叫欧阳小光,她妹妹叫欧阳小明,在小班。欧阳钦的家就在省军区幼儿园的隔壁。幼儿园有个专门的小门,通她们家的院子,她们姐俩每天下午打开小门回家。记得有一次她们姐俩开小门回家,我们也跟着她们进去了,她们家的院子的樱桃树结满了樱桃,我们摘樱桃吃,很甜,很开心!
        我非常想念二炮幼儿园的老师和阿姨,哭了好几回,还让我爸妈带我专门回二炮幼儿园一次。二炮幼儿园解散了,那时还有几位老师在。
        省军区幼儿园离我家只隔着铁网,后来我家搬到对面大直街的一个大院,整个后勤部的家属都住在大院里。

相片说明,
        3全家福照片,奶奶坐在正中间,就像我们的亲奶奶!后面站立的年轻女士是我的老姨,我妈妈唯一的妹妹,老姨大学毕业后我爸妈介绍她嫁给我爸爸单位的一位年轻叔叔,后来姨夫是沈阳军区某医院的院长。幸亏老姨嫁了军人的姨夫,文革中免受“臭老九”的待遇
        2妈妈,大弟弟和我。
        1我哥哥(中间),左一我大弟弟,女孩是我。
        4爸妈和我们4个孩子
        5穿军装的父母

3 保姆奶奶.jpg
2 妈妈我和大弟弟.jpg
1 哥哥,大弟弟,和我.jpg
4爸妈和我们4个孩子.jpg
5穿军装的老爸老妈,佩戴解放军胸章照片.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50 收起 理由
行者之心 + 50 精品文章!
kevin妈妈 + 50 谢谢分享!
春浅 + 100 你太可爱了!
yearshappy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9 1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金色童年 第二部 (长春八一小学,上、中、下)

本帖最后由 王姐 于 26-6-2019 20:41 编辑

我的金色童年  第二部 (长春八一小学,上、中、下)

        综述:“长春八一小学”1954年建立,是一所部队子弟的寄宿学校,每个学期(半年)回家一次。学生多数是东北三省部队的子弟、烈士子女、学校里也有长春当地的高级干部的子女,比如省市、一汽、长影、及科研单位领导的孩子。八一小学的前几任校长都是现役军人,学校管理严格(部队式管理),生活环境优越,设施完备,老师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老师,教学水平一流!
        “长春八一小学”在文革中被撤销,学校原来的房子都被拆了,校园被分成了3个学校。“长春八一小学”已经不存在了,然而当年十几岁的孩子们几十年后竟然又找回来,重新聚到一起!这真是奇迹!是什么样的感情、亲情、才有这样的凝聚力!

第二部 上:我特别恋家

        我的父母是部队的普通医务干部,他们几乎倾其所有,把我们兄弟姐妹4个都送到长春八一小学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1958年,我7岁,父母送我去“长春八一小学”上学,我家在哈尔滨,那时候哈尔滨到长春要坐6个小时的火车。
        我入学被分到3班,我们班的第一任老师是胥泽芝老师,记得2班的老师是田玲老师。非常遗憾地是不久她们都被部队选走了,后来又都回到学校。
        我非常‘恋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次从哈尔滨上火车我就开始哭,从哈尔滨一路哭到长春。开学了我就到学校大门口望着远方,我认为是哈尔滨火车来的方向,大声哭,总要哭差不多一个月。有一次我正大哭,一位老师经过,关切地问我:“是谁欺负你了?”我哭着回答“我想家!”好心的老师无可奈何地走开了。
        我哥也想家,在“长春八一小学”都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我哥哥不止一次带着我大弟弟和另外一名哈尔滨的小伙伴,3个小孩子偷偷乘火车跑回哈尔滨的家。我听我大弟弟讲述了他们逃学的经过,他们在长春火车站远远地看到老师来找他们,他们赶快躲进母婴候车室,老师进不去,没有找到他们。 他们没钱买火车票,因为那时候父母给我们的零花钱都必须保存在老师那里,自己不许乱花。我哥他们混在大人一起,上了火车,看到列车员查票他们就躲到厕所,没有被发现,到了哈尔滨火车站已经是深夜,他们走回哈尔滨的家,竟然没有走丢。
        我是女孩子,哥哥不带我回去。我班的胥老师在校庆60周年(2014年)聚会时见到我,老师告诉我,我曾经自己偷跑到火车站,老师去火车站找回我,为此才学会了骑自行车!哈哈,我怎么没有印象!
        那时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太“狠心”,干嘛不让我在哈尔滨上学,非要送我到远离家的长春上小学!
        我在“长春八一小学”度过了6年的时光,这六年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起步,这六年正规的严格的教育为我奠定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了我们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爱憎分明、守纪律、懂礼貌的品德!使我们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爱好广泛,德智体全面发展!
现在我感谢父母的良苦用心!这六年我受益一生!
       
        第二部 中:校园生活
        上学前我爸妈为我全部买的新衣服,将我所有的衣服都用针线缝上了我的名字,我的名字王小滨(我出生在哈尔滨),“滨”这个字笔划太多,很难缝,我父母为了简单,就缝成“浜”,我在小学的名字就一直写王小浜,那时候以为“浜”和“滨”同音,后来我才知道浜的发音不是滨,是bang(帮)。这个错别字50年后让我很尴尬,50年后长春八一小学的同学们在网络相聚了,为了便于识别,大家互相写成小学的名字。我却很为难,如果写王小浜,发音就不是王小滨,后来我只好写现在的名字,王小兵(当兵后的名字)。
        在我的记忆中学校发过校服,女生的校服是深蓝色的,腰部有松紧带卡腰,衣领是浅颜色带小花的圆领,苏式样子,很漂亮!学生平时穿自己的衣服,学校洗衣房为同学们洗衣服,为避免衣服搞混,学校特地给每个班级制定了代码,学生们必须将自己班级的代码及名字缝在衣服上。男生女生代码不同,我记得我们班女生的代码是 “打”,男生是“来”,为此我们常开玩笑对男生说:你‘来’了,我‘打’你。
        学校1-2年级有老师也有阿姨, 小学生们刚刚离开父母,只有6/7岁,阿姨照顾我们的生活。老师、阿姨同我们睡在同一个寝室,晚上叫醒同学上厕所,因为孩子们年龄小,有的尿床。1-2年级的小学生睡觉的小铁床都有护栏,以防睡觉掉下来。护栏有挂钩,睡觉时拉上护栏,起床时
放下护栏。每天早上起床,寝室里铁床护栏放下的咣当声此起彼伏。早上起床后学生们排队做早操或者跑步,骑兵进行曲是经常播放的音乐,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楚地哼出来。
        寝室外的走廊里靠墙整齐地摆放一排洗脸架,同学们的脸盆、牙缸、毛巾整齐划一摆放在洗脸架上。洗脸架有一个个的圆洞,洗脸时专门放脸盆。我记得冬天洗脸水冰凉,我们咬着牙洗。现在常有人夸我的皮肤好,我想可能是多年用冷水洗脸的结果吧!
        3年级以上就没有阿姨了,只有老师。
        “长春八一小学”的校园很大,宿舍的黄楼、上课的主楼、大礼堂、招待所、饭堂等几座楼房之间都用走廊封闭连接起来,我们称之为“防寒
走廊”,很安全,也非常方便,下雨刮风都不怕。
        学校有两个大操场,冬天在操场上浇水,冻成冰场,冬天的体育课就是学习滑冰。学校有不同号码的滑冰鞋,冰鞋有跑刀,也有花样冰刀,跑刀是长长的,花样冰刀前面是圆形,有锯齿。刚开始我们一上冰就摔跟头,我们就紧紧拉住老师的手,老师往往要拉着几位同学;学校的文化宫有两排乒乓球台,体育课有时候打乒乓球,我打乒乓球就是在“长春八一小学”学的;学校每年都举办运动会,我们班的吕杰,王力经常为我们班拿冠军。音乐课有钢琴伴奏…,专业的音乐老师教我们五线谱,那一个个的小蝌蚪,我现在全都忘记了。
        学校的大饭堂两边按照年级分成几个大的餐厅,饭堂走廊铺着轨道,送饭的推车沿着轨道将饭菜运到各个餐厅,装饭菜的大盆像大洗衣盆那么大。到了吃饭时间各班的小学生们由班长带队从各自的教室排队沿着走廊去饭堂。如果碰到老师,领队的同学会带头说:“老师好!”然后所有学生一起拖着童声喊“老师好!”吃饭时,学生们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桌子前,老师说:“吃饭吧”,我们一起说:“谢谢老师”!然后才开始吃,非常有规矩,懂礼貌!
        “长春八一小学”的卫生所就像小医院,有床位,所长是位女军医,佩戴军衔;记得有几次为预防流感,吃饭前用大蒜汁点鼻子,蒜汁流进鼻腔辣得流眼泪,老师守在饭堂门口,点了鼻子才能进去吃饭,一个也逃脱不了。
        学校有校办五金工厂,高年级的学生去工厂实践,比如安装锁头,合页之类的,我们也去安装过锁头;学校有冰棍厂,夏天给学生们提供冰棍,我最喜欢小豆冰棍;学校的大礼堂每个星期给学生们放 映一部电影,每当电影中解放军进攻时,同学们就激动地跺脚,礼堂里一片震耳欲聋的
跺脚声;学校还有锅炉房、花房、果园、洗澡堂、洗衣房、鱼池、招待所等,总之应有尽有。
        50年代多数学校都还是木头黑板,我们教室的黑板是玻璃黑板,写字不反光,粉笔不跑滑。我们的老师都是选拔的优秀老师,他们教学严谨、兢兢业业!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绝对一流,汉语拼音就是我在小学打下的坚实基础,现在电脑打字经常用到汉语拼音,我受益匪浅。
        学校教室外种了很多的紫色丁香花,开花的季节教室里漂进阵阵花香,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丁香花!
        “长春八一小学”有不少烈士子弟,我们班有两个烈士子女,聂小玲,孙小丽,他们的父亲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学校对烈士子弟照顾得无微不至,按照季节为他们量制服装,发放糖果,学习用品和日用品等。
        学校也经常举行娱乐活动,记得每到新年,校长装扮成圣诞老人给同学们发糖果,有几次是齐校长装扮成圣诞老人,我是小兔子之一,带着兔耳朵,围在圣诞老人周围。
         “长春八一小学”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各种兴趣小组,小乐队有手风琴组、小提琴组,学校有舞蹈队,合唱团,航模组,乒乓球组,滑冰组…,有专业老师指导,同学们训练有素,水平相当高。我们学校的手风琴阵势庞大,小同学们的手风琴拉得不亚于专业水平,每次演出都轰动!合唱队唱“十送红军”,“黄河大合唱” ,分几个声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舞蹈队的采茶舞,伞舞是保留节目,漂亮的花绸伞、民族服装都是专门定做的,舞蹈非常受欢迎!
我爱好广泛,打乒乓球,唱歌,跳舞,我都很喜欢。
        我很荣幸地被选为学校演出的报幕员,演出开始前我站在金丝绒的幕布前报幕:“长春八一小学慰问演出现在开始 ”!学校专门为我定制了一套小军服,下面是裙子,斜跨武装带,脚蹬皮靴,就像是部队文工团的服装,好精神!可惜没有留下照片!
        我们班有个调皮的同学起外号,因为我在学校演节目是“报幕”的,他给我起外号“盗墓”的,我不理睬。
        我们经常应邀到外面参加重要的演出,献词,60年代困难时期我们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演出,演出结束后一汽招待我们吃饭,猪肉炖白菜豆腐、大米饭,那时候是困难时期,普通的居民连粮食都不够吃,更不要说吃肉了。
        困难时期我们在学校里是体会不到的,因为有沈阳军区下面的农场给我们学校提供保障,所以我们仍然有大米白面吃。只是记得有段时间每餐只给一个小面包,大米粥管够。也有的同学浮肿,学校每餐特别给他们补充一些煮熟的黄豆吃。



妈妈,小弟弟和我.jpg
2长春八一校印.jpg
1长春八一校门.jpg
3 小学毕业 .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kevin妈妈 + 50 谢谢分享!
春浅 + 10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9 1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姐 于 26-6-2019 00:36 编辑

我的金色童年  第二部 下:深深的“长春八一”情怀

        我在“长春八一小学”的6年里老师同学经常变动,我记得我们班3年级转学来了一位女同学,她叫游咪咪,我们小学课本有一篇课文《毛主席扶我上担架》,那篇课文就是她爸爸-游好扬写的,后来哈尔滨成立了八一小学,她转学回哈尔滨了。
        我们班的老师也换了几个,有的同学非常淘气,有时候气得老师讲不了课,只好换厉害的老师。
        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我学习好在学校挺出名,我曾经被选到吉林省广播电台(当时电视还不普及)介绍“我是怎样学习的”。电台播出后,学校组织收听,那时候每个教室里都有大喇叭,同学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收听。自从吉林省广播电台播放了“我是怎样学习”的之后,每天我都会收很多各地的来信,那时候我还小,很少给人家回信。我只回过一封信,一个叫蒙国珍的小女孩的信,她是黑龙江省铁力市的小学生。因为我只回了蒙国珍那封信,所以我能记得她的名字和她住的城市-铁力。
        “长春八一小学”的教学水平一流,我们学校考上重点中学的比例其他学校望尘莫及!我小学毕业(1963年)顺利地考上了长春市重点中学-吉林省实验中学,我们班有6位同学都考上了这个学校。
        命运有时候真是不可思议,文革1969年我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我被分配到黑龙江省铁力的独立二团,真是太巧了,我竟然也来到了铁力,好像冥冥之中命运早就安排好了!
        我在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10个月,这10个月从夏到冬我是扎扎实实地在大田里劳动了10个月,我从不偷懒,被选为女班班长。
        我离开生产建设兵团到部队参军,以后复员,做过中学的英文老师,后来到了旅行社做英语导游、国际领队,带旅游团到各国旅游,直至来到澳大利亚。
        “长春八一小学”在文革中撤销了,很多同学的父母所在部队迁移到其他地方,同学们也天南海北,各自一方,老师、同学们都失去了联系,但是“长春八一小学” 那段记忆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待续

重回长春八一.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kevin妈妈 + 50 谢谢分享!
春浅 + 10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9 19: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姐 于 26-6-2019 20:52 编辑

我的金色童年 第三部 我最感动的两次聚会 (上,下)

上:长春八一小学建校55周年校庆聚会
下:长春八一小学建校60周年校庆聚会

上:长春八一小学建校55周年校庆聚会
        向所有为聚会出力的同学们致敬!感谢你们无私奉献的组织者!
“长春八一小学”就像一个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朝夕相处度过了整整6年的时光,可以说“长春八一小学”就是我们曾经的家。
学校在文革中被撤销了,学校旧校址已经被分为3个学校,面目全非了,但是这也挡不住同学们找回家!
        在旧校址主楼位置的一个学校收发室的老师说,不断有“长春八一小学”的同学回去,寻找我们的老校址。
        2007年5月通过“长春八一校友录”举办了北京的聚会,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长春八一小学”的聚会,当年的十几岁的孩子们天南海北,几十年后又都聚在一起。
        那次聚会后我帮忙建立了“长春八一小学QQ群”(那时候还没有微信), QQ群现任群主是学妹-冯燕,QQ群里的同学们一传十,十传百,越聚越多。
        2009年是“长春八一小学”建校55周年,QQ群里长春的学弟学妹们发起组织55周年校庆活动,为此专门成立了组委会。
        组委会会长是60级樊东飞,秘书长是61级的史佳和刘步伟,组委会成员有59级冯丹陆,60级刘利、贾丽,62级胡伟力,姜东平,桂铮,吕娇娇等。长春的同学们积极参加筹备组的工作,很多的自愿者。特别要提及的是61级的刘步伟同学,他在北京,为了筹备聚会,多次往返于长春、北京,落实具体的事项。
        2009年8月1号在长春举行了“长春八一小学” <五十五年校园梦,师生永续八一情>校庆聚会,这次聚会是历次聚会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参加的师生有400多人。国内各地,及海外的同学们都赶到长春 ,相聚在长春!
        2009年55周年校庆聚会后,组委会整理了通讯录,纪念册,集体合 影!史佳同学热心地给各地的同学们邮寄纪念册,集体合 影!
        这次聚会是我离开学校40多年后第一次在长春参加聚会,很多同学都是相隔40多年后第一次在长春见面。“少小离校老大回.相貌已改鬟毛衰,对面相见不相识了!”分别时是十二三岁的孩子,聚会时我们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
        聚会的组委会想得非常周到,为了便于彼此认出,给每位同学都制作了胸卡,胸卡上写的是小学时的名字,因为很多人后来改名了。同学们报到时领到自己的胸卡,挂在胸前,同学们一看胸牌,立刻就能辨认出对方的同学。即便这样我们见面的那一刻还是非常吃惊,岁月不饶人啊!
        我们58级的同学这次来的比前几次都多,来了十几位,我班有:曾兴祖、郑双、王力、王小滨、刘东玲、高雄伟等,其他班的有郑中朝、刘津生、付鑫、邓梅、王云萍、张利军、庞吉林、刘玉文、马中苏等,各个年级都要出节目,我们58年级一起表演了朗诵。
        组委会考虑到师生们年龄都大了,这次聚会准备是“收官”之作,也就是以后不再组织大规模的聚会了。那次我有幸代表我们58级发言,我提议把“长春八一“聚会像接力赛一样传下去,“八一人在,八一聚会在!” 正如我所提议,2014年“长春八一小学”60周年,以59级同学为主,又组织了“长春八一小学”60周年全校师生聚会。
         “长春八一小学”,永远在我的心中!

4)长春八一同学-2007-5月26.JPG
3) 2007年5月25日一起包饺子.jpg
2)我和我班小学同班同学-2007年5月25号.jpg
1)长春八一北京聚会-2007年5月26号.jpg
3)聚会会场2009-8月1号.jpg
2 重回长春八一.JPG
1)55周年校庆  2009-08-01.jpg
7) 净月潭,长春八一55周年2009-8月2号.jpg
6)老校址10人合影2009-8-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kevin妈妈 + 50 谢谢分享!
春浅 + 10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9 19: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姐 于 26-6-2019 21:00 编辑

  我的金色童年 第三部 我最感动的两次聚会 (上,下)

下:长春八一小学建校60周年校庆聚会
        向所有为聚会出力的同学们致敬!感谢你们无私奉献的组织者!
          “长春八一”60周年校庆聚会 (2014年8月号)令人难忘!长春组委会的同学们倾注了全部 的心血!
        我记得长春的组委会的同学是:史佳、刘步伟、汪晓伟、蔚智明、冯丹陆,姜东平,胡伟力等.
        长春组委会精心安排,精打细算,以极少的费用提供了高质量的接待:三晚四天每人只收了530元,包括住市委党校宾馆的酒店、食宿、会餐、租用会场、旅游大巴,红领巾,白色圆领衫(印有“ 长春八一” 字样),胸卡,纪念品扇子,以及会场氢气球,条幅,汉白玉的纪念碑,组委会还专门为聚会定制了聚会的纪念邮票邮折(是实用的有价的邮票),编辑出版了<<金色童年我的歌>>文集。特别是刘步伟同学为这次聚会资助6万元,完成了文集的出版,以及会务筹备的所有开销。
        长春很多同学们义务为聚会服务,登记入住,临危受命主持聚会的 会场,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同学们。我们是严伟同学用自己的车,义务接送我们的,他们接送每个同学,直到最后一位同学离开。
        组委会的同学非常细心,考虑到很多同学都是“少小离别,几十年后再相遇,两鬓斑白,很难认出来”,所以组织者事先请报名的同学上传小学和现在本人的照片。胸卡既有小学的稚嫩头像和小学时的名字,也有现在老头老太的光辉形象。同学们报到时领到自己的胸卡,挂在胸前,同学们一看胸牌,立刻就叫出对方小学时的姓名。我见到了我们班的曾兴祖,郑双,付宁阳,刘东玲等同学!
        聚会的演出节目都是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我和老伴为了这次聚会也仓促地准备了简短的节目,非常感谢58级参加聚会的30位同学和老师们,与我们一起唱音乐之声do- re- mi。
        最令我激动的是我见到了分别几十年的胥泽芝,朱景贵老师!那是非常珍贵的 回忆,因为之后敬爱的朱老师就离开了我们!
        悉尼的田玲老师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聚会,田老师委托我向老师、同学们问好!我回到澳洲后专门给田玲老师夫妇寄去了聚会的集体大照片和回忆录。
        组织聚会的同学们还制作了精美的DVD,呈现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从稚嫩的孩子,到威武的军人,祖国的建设者!
        向所有为聚会出力的同学们致敬!感谢你们!


后续:
        非常遗憾地是“长春八一小学建校60周年校庆”聚会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两个组委会,长春同学组委会定的8月聚会,哈尔滨组委会定的是6月聚会。我在澳大利亚,只能回去参加一个聚会,8月我和我先生参加了长春同学组织的60周年校庆聚会, 8月份的聚会长春的同学组织得非常成功! 2/300位师生参加!
        对没参加自己组织的聚会的同学横加指责,不负责任地抹黑诋毁,这不是八一同学的品质!
        长春八一的同学情同手足,五洲四海,天涯海角,都割不断我们的同学情谊!
        “长春八一小学”,永远在我的心中!

6)胥老师朱老师2014年8月6号.jpg
5)长春八一校址纪念碑58级同学.jpg
4)58级同学 校庆60周年2014-8-5号.jpg
3)58级同学和老师唱歌,2014-8月5号 .jpg
2)长春八一60周年校庆活动会场.jpg
2)长春八一55周年聚会胸牌2009-8-01.jpg
1)长春八一60周年校庆纪念册及邮票.jpg
长春八一建校60周年 2014年8月5号.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9 1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好看的
从小就才女!i
我小学同学也都联系着的,不生分热闹无拘束;反倒大学同学都很小心翼翼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9 17: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姐的童年这么幸福啊,条件这么好。我小时候都是到处漂泊的日子,从来不知道有幼儿园,更别说去读了。整个小学读了四个地方,到处搬家,完全荒废了学业。
王姐从小就是才女,我是学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9 1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记得小时上过幼儿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19 1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姐父母真是郎才女貌,不得不说部队生活真优越,我记得不少小城市,乡镇的小孩基本没上过幼儿园。半年吃不上一次肉,这都算好的了,跟几千万饿死的冤魂比已经很知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8-3-2024 22:16 , Processed in 0.04940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