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snapdragon

[以书会友] 谈笑多鸿儒,往来有布衣——活动计划(九月心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9-2020 13: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7日推送-巅峰-敬畏

925.jpg

2014年的9月24日,我和朋友从日月潭返回台北,走一号国道。那一段高速路,旁边没有什么高楼,日落晚霞云朵在眼前变化莫测,上演了一场“非洲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大戏。当时车上除了司机之外,家人还有朋友都玩累了睡着了,我被那个云朵大戏震惊到敬畏到手脚发麻,如果那时出现一个什么启示肯定当场跪地皈依,一生追随。   后来朋友家人睡醒了才知道错过了那么难得一见的场景。这目前为止还我心中第一位的敬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20 12: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8日推送-人生的意义

9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20 1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纽约斯卡戴尔高中毕业班的毕业生来说,选个铿锵有力的引言登在毕业纪念册上不仅是一种生命仪式,也是表现那逐渐形成的自我的好机会。
我在浏览这本毕业纪念册时,仔细地看了每张大头照下面的引言。这些引言大致分为两大类。很多人的引言都在歌颂爱与友情,这对即将别离的青少年而言,确实再恰当不过。另一种则是抱着期待,却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迎向未来。要高中毕业生不用“人生是一场旅程”这种比喻,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比如,有4个学生引用凯特·斯帝文斯(Cat Stevens)《探寻之路》(On the Road to Find out)的歌词。还有两个学生引用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话:“我已启航,驶向广阔无边的大海,或许,没有安全的港口可让我停泊。”还有一个学生引用了“蓝领摇滚教父”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歌词:“我喝了啤酒,开上高速公路/宝贝,我拥有了你,你也拥有了我。”
然而,在一片肯定人生无限可能的乐观奋进中,赫然出现一个黑暗的声音:“人就算有能耐不受武力、饥饿所迫,也会被瘟疫所击溃,所以,人为何还要费事去打理门面?”(语出伍迪·艾伦)引用这段引言的,就是我。
我在毕业纪念册上的这段话,并不完全在开玩笑。前一年,我才写过一篇研究贝克特(Samuel Beckett)荒谬剧《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的报告。《等待戈多》是一出存在主义式的剧作,该剧旨在探讨在一个没有戈多的世界里等待戈多,这样的人生有多么荒谬,我在看过这本剧作后,想了很多。当时,我是个无神论者,高中最后一年,我的脑子一直绕着一个问题打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的大学入学申请的个人自传就是以“人生无意义”为主题。我还记得在高中最后一年的冬天,我整个人一直陷入一种哲思式的忧郁中——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症,而是觉得所有事都没有意义。我当时心想,不管是我自己能否上大学,还是地球被小行星撞击或因核战爆发而毁灭,我其实一点儿都不在意。

我当时会有这种绝望的情绪,说来相当奇怪,因为那段时间是我自4岁以后,第一次尝到完美生活的滋味。当时我有一个很棒的女朋友,也有一群好友作伴,父母亲对我也很慈爱。我还是田径队的队长,还有对一个17岁男孩最重要的东西——我可以开着我老爸那辆1966年出厂的敞篷车到处去兜风。即便生活过得如此顺遂,我还是一直在想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像旧约《圣经·传道书》的作者,我也认为“我看过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一切事,不料,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在花了一整个星期思考自杀种种之后(不是真的想自杀,而是抽象地思考自杀的意义),我决定彻底把这个问题摊开来。我当时心想,这个世界没有上帝,人生也没有外在赋予的意义,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如果我明天就自杀,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这部电影中,有一台超大型电脑专门解答这个“圣问”,结果这台电脑花了750万年的时间,最后计算出的解答是“42”。电影《人生七部曲》(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结尾那幕戏,则把这个“圣问”的答案交给演员迈克尔·佩林(他当时扮演一个女人),由他大声念出答案:对人和善,饮食不要太油腻,常看好书,多走路,要跟不同国籍及信仰的人和平相处。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搞笑,因为这些答案乍听之下都是好答案,但是内容实在很空洞、世俗。这些戏剧上的讽刺手法让我们不禁要嘲笑起自己且自问:我到底在期待什么答案?要什么样的答案我才会满意?

这又分成两个子问题,即人们想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人们觉得什么样的答案具有启发性。第一个子问题可称为人生目的为何:“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目的为何?人类为什么会在这里?”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可分为两大类:不管你是属于相信神/神灵/智慧,因其想法、欲望或意图而创造这个世界者,还是属于认为我们纯粹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人的存在没有任何理由者;这一切都是物质及能量依据自然法则(这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一旦生命开始启动,就如此运转下去)彼此互动而产生的。我们常把宗教当做“圣问”的答案,因为许多宗教对于人生目的这个子问题给出很明确的答案。科学及宗教向来水火不容,美国的科学界及宗教界对于是否在学校教授进化论也确实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两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相冲突的。第二个子问题是生活本身的目的:“我应该怎么过日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有美好、快乐、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人们提出“圣问”时,心中大都在期待一套可作为行为准则,及赋予我们的人生选择某种意义或价值的原则或目标(这就是“人生七部曲”这部戏告诉我们的正确答案:对人和善,饮食不要太油腻……)。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品德(aretē)及目的/目标(telos)时便用了一个比喻,他认为人就像弓箭手一样,要有明确的目标才有办法瞄准。人一旦没有目标,就与动物无异。大象是群居的动物,所以只要你放任大象四处游荡、吃草,这头大象最终就会变得跟其他大象一样做同样的事。不过,人的心理有一个骑象人,这个骑象人成长到青少年阶段时,就会开始进行抽象思考,所以总有一天,他会环顾四周,突破原有界限,不禁自问:我们到底要往哪里去?为什么?这就是我高中毕业那一年的心情写照。

我之所以在青少年时期陷入存在主义式的忧郁,是因为我把前述两个子问题搅在一起。我拿科学的答案来回答人生目的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答案会让我找不到人生本身的目的。不过,一般人很容易犯这种错误,因为许多宗教都告诉我们,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相信上帝依它的计划创造了你这个人,那么只要你愿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就会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标竿人生》这本书是一门为期40天的课程,这门课程教导读者如何从神学的角度来探索“人生目的”这个问题,找到“人生本身”的目的。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可以分开来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从外部来探讨人生;它把人、地球及星星视为客体,这些客体为什么会存在?针对这个问题,神学家、物理学家及生物学家已各自提出妥当的回答。第二个问题则从内部来探讨人生,把人生当做主体,我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及目的?针对这个问题,神学家、物理学家及生物学家也各自提出妥当的回答。第二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实证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检视其事实。为什么有些人能活得那么趣味盎然、有方向、有意义,但有些人的人生却那么空洞、无趣?

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检视其事实。为什么有些人能活得那么趣味盎然、有方向、有意义,但有些人的人生却那么空洞、无趣?------------------------------那就证明了这已经是事实,爱与工作能带来幸福

在弗洛伊德之前,托尔斯泰便曾说过:“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人就可以在这世上活得更精彩,我们要为自己所爱的人工作,也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哈洛带他的学生到动物园观察动物时,他们发现黑猩猩跟猴子会单纯为了好玩而解题,这个现象让大家大为意外。行为主义无法为猴子会出现这种非强化性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1959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Robert White)在研究过行为主义及精神分析后,对这两项学说得出结论。怀特认为,这两项学说都漏失了哈洛观察到的重点:已有非常明确的证据显示,人类及许多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有一种“让事情发生”的基本冲动。幼童会兴致勃勃地玩着“热闹箱”[1],或把旋转手臂这个动作变成响个不停的门铃和旋转轮,都是同样的原因。会吸引大孩子喜欢的玩具也都具有同样原理。小时候我最想要的玩具都是可以用遥控方式让物体产生动作或行动的玩具:遥控汽车、能射出塑料子弹的枪,还有遥控火箭或飞机等。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工作、退休、被炒鱿鱼或中彩票的人身上常出现一种倦怠感。心理学家把这种基本需求视为等同于能力、勤奋或掌握技术/知识等需求。怀特称此为“效能动机”(effectance motive),他将其定义为人内心想通过与环境互动,进而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发展能力的一种需求及冲动。效能几乎跟食物和水一样,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但是效能需求不像饥饿那样属于匮乏性质的需求,饥饿这种需求只要满足之后,就会消失几个小时,之后再出现。怀特认为效能需求一直持续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

面对环境,意味着我们得逐渐改变自己与环境间的关系。因为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高潮,所以我们只能在一连串互动关系中通过行为来寻求满足,而不是以达到目标来满足自己。
效能动机也解释了过程原则的原理,朝目标前进与达成目标,前者比后者更能带给我们快乐。正如莎士比亚所言:“做中乐,乐无穷。”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现代人在工作上中面临的状况。马克思曾针对资本主义提出非常中肯的批评,其批评有部分是基于以下认知:工业革命破坏了工匠及其所生产商品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装配线上的工作把工人变成巨大机器中的小齿轮,这个机器根本不在意工人心中的效能需求。后来有关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研究,同样也支持马克思的批评,只是在细节上有所补充。1964年,社会学家梅尔文·科恩(Melvin Kohn)及卡米·斯库勒(Carmi Schooler)曾调查过3100名美国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调查结果发现,要了解哪些工作能带给人满足感,关键就是他们所称的“工作自我引导”(occupational self direction)。从事低复杂度、高重复单调性工作的人,对工作产生的疏离感最高(会有无力感、不满足感,而且觉得自己跟工作是分离的)。工作内容较有变化、较具挑战性,且在工作中比较有回旋空间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则远高于前者。

最近的研究则发现,大部分人对工作所秉持的态度可分为以下三种:把工作当做一份“差事”,视工作为一份职业,或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份差事,单单只为了赚钱才做这份工作,那么你上班的时候一定常常瞪着时钟,一心巴望着周末赶快到来,同时你可能会有自己的嗜好,而这份嗜好远比你的工作更能满足你心中的效能需求。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份职业,你就会为自己订下目标,希望自己能从工作中得到升迁及名声。你会全身带劲地追求这些目标,有时候还会把工作带回家,因为你一心只想把工作做好。不过,有时候你还是不禁心想,自己为什么要工作得这么辛苦。偶尔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简直就像老鼠赛跑一样,每个人都是为了竞争而竞争。

然而,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那么你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实现自己的抱负——你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才做这份工作。你会时常在工作时体验到那股心流,你不会总是期待“下班的解放时刻”,也不会有一股冲动想大喊:“谢天谢地,今天终于星期五了!”如果你突然变得富裕起来,你或许会连没有酬劳也不在意,而旦还一直不停地工作。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蓝领阶层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份差事,经理人员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事业,而受人尊敬的专业人士(医生、科学家、神职人员)则把自己的工作当做天职。这种想法有一定的真实性,不过我们可以把奥勒留的话改成:“你认为工作本身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大部分的人都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更多满足。第一步就是掌握自己的优势,请利用优势检测表找出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份让自己每天都能发挥优势的工作,这样起码每天都能享受到片刻的心流。如果你的工作跟自己的优势不相符,那么你就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让两者相符。或许,有一段时间你得多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以医院的清洁工为例,他得表现出和善、有爱心、高情商的态度或发挥好公民的精神。只要你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你就能从工作中得到更多满足,你的工作心态就会变得更积极、更愿意面对问题;一旦有这种心态,你就更会有愿景——为大我做出贡献。这时,你的工作就变成一份天职。
在最好的状况下,工作意味着联结、投入及承诺。正如诗人纪伯伦所言:“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托尔斯泰也曾用以下这段话回应:
仔细用心纺出细线,用这细线编织布料,宛若挚爱穿戴其身。
尽心尽意盖出房舍,宛若挚爱安住其中。
温柔播种欢喜收割,宛若挚爱尝食其果。
爱及工作影响人类的幸福,只要我们能掌握爱及工作,我们就能充分展现自己,与别人联结起来,让自己超越原有水准。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联结,人才可能幸福。所以,正如佛陀及爱比克泰德所言,幸福不只来自我们的内心,还受内在及外在因素相互结合的影响(正如我在第5章结尾所建议)。

我们跟工作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取决于自己。有些行业能让人很容易地全心投入,但有些行业却很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的力量改变了许多行业的面貌——医疗界、新闻界、科学界、教育界及艺术界,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开始抱怨追求利润的无情压力,有时逼得他们得牺牲工作及生活品质。希斯赞特米哈伊跟另外两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及斯坦福大学的戴蒙,组成了一个研究团队,研究这些行业因行业生态改变,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想了解,为什么有些行业的体质仍算健康,但有些行业的体质却已开始恶化。他们挑选遗传学界及新闻界作为实例研究,针对这两个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数十次访谈。研究小组得出一个非常简单但意义深远的结论:重点在于能否整体协调(alignment)。如果做得好的人(做出高品质的工作,对别人有所贡献)能过得好(得到财富及专业上的提升),表示这是一个体质健康的行业。例如,遗传学界就是一个体质健康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相关人员都很尊重专业并对该专业有所回馈。尽管药厂及市场力量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了大笔资金到各大学实验室,但是希斯赞特米哈伊他们访问过的科学家,仍然认为自己并未因此便降低自己的标准,或去欺骗、说谎或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些遗传学家相信遗传学界正处于黄金时期,各类杰出研究成果对一般大众、药厂及大学与科学家本身都做出相当大的贡献。

然而,新闻界却是身陷泥沼。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进入新闻界时无不怀抱远大的理想——追求真相,让世界变得更好,坚信新闻自由是一股支撑民主的重要力量。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族经营的报纸开始走下坡,大财团式的媒体帝国把美国的新闻业变成另一个利润中心,这些财团唯一在意的就是报纸卖不卖得出去,报纸能否卖得比竞争对手还多?从生意的角度来看,好的新闻有时反而不是好生意。惊悚的故事、夸张的手法、编造出来的冲突,以及性丑闻,种种消息都被切割成细碎供人吞食的信息,为的只是获取更多利润。很多任职于这类媒体帝国的新闻从业人员,都承认自己常有被迫出卖自己的灵魂、违反自己道德标准的感觉。这是因为新闻界没有做好整体协调,以至于新闻从业人员无法全心投入这种不光彩的工作——为了取得市场占有率,不惜一切代价。


刚才都是书中第十章节选。 如果话题继续展开那么就要到明天的推送了,就是连贯性,coherence”这个词字面上的意思,是联结起来或团结一致,但是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具有连贯性及效率的体系、观念或世界观。我们在企业面试的时候,经常要观察面试者的性格是否可以和小组内部文化融合。也就是说公司从上到中层到基层都有着类似相同的价值观,因为尽管是日常工作,如果两个三观不一致的人一起工作是没有什么合作性和默契度的。还曾经有一个日本同事因为对于未来环境的担忧,而拒绝在我们能源行业内部再就职,甘意自降薪水到公共医疗卫生领域,因为这与他的价值观一致。能源行业的高工资不能给他带来幸福,他自我主动选择外部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20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9日推送-coherence

9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9-2020 1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最后一日,平衡

9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9-3-2024 19:16 , Processed in 0.03788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