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59447|回复: 3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给苦等签证的朋友们 (Canberra PP: Level 16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4-2009 16:3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知道大家身处漫长的签证等待过程,等得很辛苦,我虽然人已在澳洲,但是也经历过苦苦的等待,而现在也在苦等姐姐的移民申请,所以特别发个帖子给大家解解闷,希望能略疗你们的等待之苦。

想必大多数等待签证的朋友都对澳洲的生活既向往又有些许惶恐,不知道远渡它乡是否能尽扫现在的烦恼,实现理想。那就先从一个老话题说起,为什么要移民。我对移民的感觉随着自己在澳洲居住时间的变长也有了一些变化。最开始移民,一方面是为 了实现出国梦,另一方面是很想体验不同的生活。我是个闲不住的人,三天没有新点子出来就浑身难受,我老爸曾说:你啊,如果不成天整出点事儿就不是你了。我就这么把自己整到澳洲来了,说白了就是图新鲜。当然,我来澳洲还是靠着老公为主申请才得以实现的。现在想想,非常庆幸自己不安定的性格给我们的小家庭乃至 大家庭带来的新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人的一生能够为了梦想而做点什么的机会却并不多,很多时候梦想只是梦想,做白日梦的时候想的事情。我渐渐意识到移民澳洲让我自己能够开始挖掘自己的梦想,并且能为了梦想而做些什么。移民帮助我实现了很多在国内呆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比如重返校园,转行,过上轻松安静的田园生活,住上大房子,有充裕的时间和爱人呆在一起,有时间和闲情去思考自己的小爱好,并且着手去培养,可以生两个孩子....但是移民也让我曾经信手捻来的东西变的遥不可及,比如随时和爸妈姐姐们见面,买合适尺码的衣服,随时随地痛快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没有语言的障碍...不过移民也给了我新的梦想,移民大姐,4个爸妈,在家附近再买一个小房子给爸妈住... 综合来看,虽然喜忧参半,但是自己却启航了一段绝对值得的旅行。

在来澳洲之前和之后认识了很多移民朋友,大部分都是北京的,大家对移民的感觉各不相同,可能我所写的感受和生活只能代表其中一种。我的朋友当中,有的短登后就再没有来,有的呆了一阵子说没事可做就回去了,有的住了一两年由于种种原因准备回去了,有的来了几个月想回去后来坚持下来生活也步入了正轨,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从一开始就铁心扎营,义无反顾的开始了新的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小家算是非常幸运的一个。我们来澳洲两年,虽然还是穷的叮里咣当,但是却过上了很理想的生活。前一阵子,我问老公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有多少,他答曰:“95%”。这个回答另我非常吃惊,同时也令我为我们都如此的享受此刻的生活而感到无比幸福。我想把我对澳洲生活的感受写下来,仅仅作为一个缩影的描述呈现给你们,希望对你们前赴后继移民来澳洲是一种真正的鼓励。




看了大家这么多的回复我挺高兴的,不过同时也有点担忧,担心自己给出了太多的正面信息,误导观众,让朋友们对未来的困难估计的不足。我想在这儿再谈谈我了解的新移民遇到的很难解决的大问题。

1,父母和亲人
这个问题几乎困扰了我身边的每个移民朋友。大家在刚刚移民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考虑的普遍不够充分,这也包括我。当然,有些人在国内的时候就和父母常年分开,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这些人会感觉还好些。像我这种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一下离开这么远,父母是真的受不了。老公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年纪轻的时候还可以来回飞,这不是大问题。但是父母上了年纪,有了病,没法当空中飞人的时候,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有人可能说,可以定期回国看父母亲人。但是这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尤其在有了孩子的情况下,一年短短的的假期,孩子会有很多安排,自己也会有各种情况,夫妻二人的假期也难重合。即便是2年回国一次,都很难保证。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父母接来,但是我认识的很多人的父母来了之后都说无法适应澳洲的生活,我的一个朋友的爸妈说来了这里就是“瞎子聋子哑巴,比坐牢还难受,天天数着日子算什么时候能回国”,听了挺心酸的。如果在悉尼墨尔本的某些华人集中区生活,可能老人来了能找到伙伴,但是移民一些年后,很多人就不愿意住在华人区了,因为房价昂贵,环境不好等等原因。即便老人来了能适应,移民老人也并不简单,首先要一半以上的兄弟姐妹在澳洲,另外排队移民父母要排10年之久,买位移民父母要花8万澳元。一个字,难!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父母的问题不好解决,和亲人们时常团聚、其乐融融就更是奢侈的愿望了。

2,语言
我知道大家来澳洲后语言都会大大进步,但是语言将会在很多年都是移民的一大问题。那种用母语侃大山,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同事玩笑打趣的日子可以说是遥遥无期了。这时候,会很怀念“没有障碍的交流”的感觉。可能这就是移民中的一大牺牲吧。

3,福利
澳洲福利好是很多移民来之前挂在嘴边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移民所能用到的福利并不多。住房补贴是针对住够两年还在租房的低收入人群而言的。孩子的牛奶金等也是和收入高低紧紧联系的。医疗用的普遍很少,因为大家是年轻人,得病不多,另外这里的医疗福利是不包含买药的,也就是说你看病可能免费,但是药还是要自己花钱,挺贵的。关键的东西(看牙,配眼镜)还是要靠自己买私人医疗保险,我认识的人当有了稳定工作以后大部分都买私人医疗保险,说白了还是自己帮助自己,不是靠政府。英语课和很多课程倒是不少免费的,这算一个大福利。总的来说,福利是帮助那些过得很差的人维持低水平生活的,很多移民在来了2年之后用上的就很少了。

4,购物
相比收入而言,大的东西,房子、车会便宜些。不过喜欢买奢侈品的人会感觉来这里购物很不方便。比如我前一阵子想买汽车座套,发现品种花样太少太丑了。哪里像在国内,物质极大丰富,足挑足选。不过对于喜欢简单生活的人,这里还是挺好的。我老公就很高兴,这里的店很少有合适我尺码的衣服,不用陪我逛街了

5,从头开始的苦恼
新移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别看这几个字写起来简单,这个从头开始涵盖太多你想不到的困难了。怎么坐车,怎么买票,怎么停车,怎么办事,银行的账户信用卡怎么运作,什么规则,保险公司哪家好,什么类型适合自己,直至整个社会体系、制度等等完全都是新的,都要一点一点重新了解。可以说移民给人带来的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完全颠覆曾经的习惯和经验,开始重新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从头开始的苦恼还包括有可能你在国内的工作经验没用了,当你像一个毕业生一样从最初级开始工作的时候,你会感叹,我身边的本土人和我一样的年纪,却都做senior的职位了。你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比别人慢了好几步。这更要求你完全忘记在国内的生活,你的成就,你的人脉和已建立的社会网络,你熟知的社会和风土人情。这时候你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从头学起

根据我的经历和观察,我想试着列出一些可能不适合移民的人,仅为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1,喜欢犹豫和摇摆的人,没有自信的人
这类人遇到困难很容易动摇和退缩,对自己的选择也会总是持有怀疑态度,移民澳洲本来就是个有得有失的事情,在国内的很多苦恼也许能在这里得到缓解,但是新的苦恼随即又会产生。如果缺乏信心和决心,是很难走下来的,或者说是很难开心的充满希望的走下来的。

2,不善于计划生活的人
错综复杂的事情绝对需要精心的计划,如果你活得很自由散漫,随遇而安,可能你会发现,大家有同样的起点,人家1-2年会做出比你多几倍的事情,进展的比你快好几个身位。我也有朋友以前说过,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计划出来的。但是回头一看,事实胜于雄辩!

3, 事业心强的人
事业心强,想在自己的职业中谋求大发展,我觉得不是很适合来澳。首先,以我个人的见解,来了澳洲,升迁的机会肯定比国内要小。你的语言文化背景,你的人脉关系,等等,一下子都回归了零,再加上若有若无的人种差异(或者干脆叫种族歧视)。其次,澳洲相比于其他不少发达国家来讲,很土,很多国内的人来了看了,都说澳洲是农村,你想,在农村能有什么出息啊。

4,怀旧恋家的人
来了这里大家肯定是要开始交新朋友,找新的群体,每个人都需要走出去,打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总是活在过去里,或者很难打开局面,这会是个问题。来了这里生活就要抱着一种“新生”的心态去接触人,交朋友,即便这样,大家都是成年才认识,又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很难有曾经有过的那种知己、瓷器、铁哥们儿了。如果你非常在意这个,也是个问题。

5,动手能力差的人
澳洲人工贵,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所以家里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做饭自然不用说了,这里大部分人主要还是自己在家做饭吃,不像国内那么多馆子,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如果不住在华人区,馒头、包子、烙饼都要自己做,否则吃饭就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家里的事情可就多了,粉刷、油漆、组装家具、自己更换纱窗,打理花园等等都要自己动手来做,家里房子有什么问题,一般也都是自己修修补补。那些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的人移民过来可能会觉得麻烦事很多很棘手。

6,最后就是没有语言天赋的人
毕竟是在英语国家生活,语言不好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我和老公英语基础还不错,但是来了之后也饱受语言折磨啊。如果你英语基础不好,学语言又没有兴趣和天赋,这真是一个狠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

这些是我暂时能想到的,移民的确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有很多人都是来了之后才发现,但是已经付出了很多,无法抽身退出了。希望大家也慎重的考虑一下我个人的意见,不要折腾半天来了之后再后悔,付出的青春可是一去不复返啊!


堪培拉的一些照片见164楼

再来一些我的生活照,希望能让你们对我现在的生活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http://www.freeoz.org/forum/thread-853244-1-1.html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17-9-2009 17: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4威望 +715 收起 理由
amyzzz + 20 谢谢分享!
JackyandF + 20 谢谢分享!
weige.tan + 20 写的好,学习了。。
ricky119 + 20 谢谢分享!
chaoniuniu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34: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之所以先从学习说起,是因为我和老公来了澳洲之后先全职学习了1-2年。我们俩属于比较理想主义,心事较少的那种人。所以两个人在读书时没有打工,无忧无虑地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以至于读书毕业的时候,经爸妈支援才买了辆二手车,说起来惭愧啊!

我们读书的时候是非常享受的,尽管也有语言的障碍,但是工作一些年后能重返校园,实现了我许久以来的梦想。那时候,当我信步于校园的操场上、人群中的时候,心里的那种喜悦是难以描述的。那种生活是那么纯净,那么简单,仿佛是对凡尘生活得一种净化。未来完全是抽象的,却让人充满希望。和我们前后来到悉尼的朋友们在那段时间生活进展都很快,至少在我们眼中是这样。学车、工作、买房……似乎他们在飞跑,而我俩却在花着积蓄在校园中漫步。有时候同龄人的进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压力,不过我们尽量稳住自己的步伐,毕竟大家选择的是不同的路。

读书帮我实现的第二个梦想是转行。以前在国内我是个建筑师,做的主要是做设计画图的工作。然而我自己在艺术方面没有太多的天赋,感觉自己一直在生产建筑,而不是在设计建筑。这种感觉令我烦恼了很久,每当听到“建筑师”这个词,都觉得和自己是个不相关的词,这种感觉很糟糕。当然,建筑师的工作让我过得还不错,事实上,国内的大环境并不要求建筑师去追求什么,只要画的快,头脑清楚是很容易赚钱的。要转行,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啊。毕竟学了5年,工作了5年,不说对这个职业的感情,光是这10年的努力也不是说过去就能过去的啊。一级注册建筑师马上就要拿下了,工程师也就要评了,怎么说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将会一直生产自己都不满意的产品,我还是毅然转行了。

转行的问题让我纠结了很久,要不要转,转到哪里去,都是问题。爸爸妈妈舅舅姐姐们异口同声的劝我转行当老师,老公也曾好几次鼓励我学教育,他们都说这个适合我。虽然我的雅思成绩也刚刚够上来澳洲读教育的要求了,但是还是没有力量促使我转行教育。我教什么呢?教育是要和一门学科挂钩的,除了画图我不擅长什么啊。教中文,我没有中文的学历和功底,教理科更是我的弱项。我甚至查找了TAFE中和建筑相关的学科,琢磨着读完了是不是可能去TAFE教课,但是发现非常难。转行也不能纯粹为了转行而转啊,也得考虑今后是不是能有工作能赚钱啊。

就在开学的前一个月,UNSW的建筑环境学院新开了一个专业,叫planning。学习澳洲的规划、审批法规,毕业后可以在规划局或者区政府从事战略规划法的制定和审批工作。于是,带着想进政府养老的美好愿望,我开始了1年半的Master of Planning。2007年2月27号是我人生的一个分界点,那天,我登陆悉尼,并且走进了校园。

在澳洲,对于新移民来说读书是很容易的。我发现和我一起来的很多朋友都过够了读书瘾。至于免费的英语课、找工作方面的课程自然不用说,大把的,能让你上到不想去。我听来的大部分关于读英语课的故事都是以懒得再去上课为结尾的。其余的课程大家似乎都是凭借兴趣去上的,多半在TAFE,因为TAFE学费便宜(1年也就几百块钱),如果你因为没有工作去充电,Centrelink会给你出钱。比如我一个朋友读了“项目管理”,一个读了“市场”,一个读了“会计”,一个读的是什么“金融投资”一类的,一个读“调酒和饮食文化”,还有一个比较牛的去读了“药剂学”的master……我读书的时候,班上什么年龄的人都有,甚至有头发白了的老头也来兴致勃勃的读书,想想这在国内是很难实现的。来了澳洲,读书变得唾手可得,这是多么让人幸福的一件事儿啊。

不过说起来,这1年半的读书,有一点让我很是遗憾。因为语言的障碍,自己很多时候都在为老师的作业和考试忙乎,没有真正的“读书”。上次和那个读药剂师的朋友聊天,她说她从来不因为老师说这个是重点而读,她都是读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读明白,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听了之后,真是景仰啊!读书读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读书”。想起自己这段读书生活,简直是读得一塌糊涂,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很多东西自己都没弄明白,总结起来,最多只是拿了个学位,不是真正的“读书”。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真正读一次书,以了今生未曾好好“读书”的遗憾。

在这里读研究型的master是不要钱的,我读的courseworkd的master,是被大家认为没什么用的学位。也有人曾经说过,这个学位的开设是为了赚钱,只有给外国人读,本土人很少读。不过我读的时候本土的学生还是很多的,我读的planning,当时除我之外都是本地人,而且我工作以后发现我身边的人读的master,大部分是这种授课类型,说白了,也不算什么研究生,就是大家再去充电的一种方式。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个课程很实用,我就是用它转了行的。

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来了澳洲,想学点什么咱就学点什么!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6-4-2009 17: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20 收起 理由
horse_tiger + 20 很羡慕LZ啊,我也喜欢校园生活
清风不写字 + 30 你太有才了!
yearshappy + 20 你太有才了!
渔渔 + 25 谢谢分享!
长河落日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刚来悉尼,住了学校的公寓,毕业后自己租了个一居室。老公到堪培拉工作后,在悉尼和别人合租,我也尾随来到堪培拉后和老公一起和别人合租。现在住进了自己的房子。还好,自己把各种各样的住房方式都体验了。

我认识的新移民大部分还是选择和别人合租,这种方式省事、省钱,而且灵活,什么时候生活有了变化,拎东西就走了,也方便。当然合租是件很麻烦的事儿,要和别人相处,适应他人的生活习惯。我在悉尼和一个女孩子合租,两人性格相投,各有各的生活,过得很自在。但是和老公在堪培拉和别人合租的时候可是痛苦坏了,一帮小留学生人都挺好的,就是不收拾东西、不洗碗,厨房什么时候都是脏的一塌糊涂,养活了各种生物。可能我这点经历还不算什么真正的痛苦,最近好朋友告诉我,他们合租才是痛不欲生,其它租户每天都半夜三更不睡觉,吵得要死,他们还有过10多个人住一个house的经历,很多人用一个卫生间,上厕所都得排队。对于夫妻两人,尤其对于带孩子的家庭,合租的住处很不好找。很多人因为居住条件比国内差了很产生巨大的落差感。不过如果能早早定好行程,尽早安排,找认识的朋友帮忙联系,多做些选择,情况会好些。

也有些移民自己租房子的。澳洲的出租房空置率是很低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从中介租房。很多时候是多家人看一套房,房主选择最信赖的一家人出租。我们租房子的时候被要求递交很多资料,比如银行的statement,各种证件的复印件,以前租房记录和付水电费的收据,还有雇主和推荐人的联系方式等。后来中介和我们说因为我老公驾照的照片看着很凶猛,差点就不把房子租给我们了。这些要求对新移民来说挺难达到的,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先合租,有了足够的证明材料,再自己租房。如果实在想马上就租,和中介说一次付清半年的房租,一般的中介都会答应。租了房子是第一步,这和过上舒适的生活差距还远,这里的房子多数都是空房,需要自己买家具、电器,连接电话网络。当然,大家一般都买二手家具电器,但是这里的搬运费又超贵,如果东买一件、西买一件,运费就让人头疼死了。网络电话一般都要签约12个月或者24个月,而谁又能保证这么长时间不搬家呢。从中介租了房子搬走的时候又是一件头疼事,要找专业清洁洗地毯,如果做的不好,还会被中介扣定金,我们退房的时候就因为种种原因被扣掉200多块。

总之,住的舒服和住得便宜省心很多时候只能选一样,新移民来了大多经济上都不宽裕,对本地的一切又不熟悉,都被“住”困扰过。估计各个新移民都会对“住”发上一大堆牢骚。不过这也是开始一种新生活必须经历的阶段,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这些事情扰乱了心绪,因为这个阶段终究要过去。

买房子可能是新移民面对的一件大事儿,多半移民有了稳定的工作都会准备买自己的房子。即便是在悉尼这样房价居澳洲首位的城市,如果不苛求位置,在交通方便的区买个townhouse还是可行的。所以,我自己的感受是,长远来看,在这里会住的比国内舒服些。出国以前,我和老公只是买了个两居室的单元房,室内面积也就80平米不到,花了50多万。在悉尼,如果肯花50万,不选热门区,怎么一个townhouse或者一个3房2卫的单元房是可以买到的。我们现在住在堪培拉生活,这里买房子就更容易了。我们不到50万,买了4居室的house,有2个卫生间,2个车库,还有一个小院子。我挺喜欢这里房子的结构的。拿我家为例来说说,我觉得我们家是比较典型的澳洲house的布局。

厨房是开敞的,以前在国内总是觉得在厨房做饭的人闷在一个小屋子里干活儿,辛苦又无趣,开敞的厨房能提供一种别样的家庭氛围,大家边聊天边摘菜淘米做饭,还可以开着电视边看边做,做饭洗碗这件事儿就变的有趣多了,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喜欢聊天的家庭来说。

厅有独立分开的两个,一个叫做family(家庭室),是和厨房打通的,一个叫做lounge(休息室),可以迎接客人,或者作为休闲书房,也可以作为娱乐室,是比较灵活的一个厅

独立的洗衣房。

卫生间和淋浴间也是独立分开的两间,功能分的很清晰明确,有些我看过的房子里洗手盆和淋浴器还在两间,就更加灵活好用了。

4间卧室都有入墙衣柜。

主卧会自己的卫生间和步入式衣柜。

后院有一个凉棚,我家这个没有打理过,只是水泥地面。我看到很多澳洲人家喜欢做deck,就是像甲板一样的木条地面,装上栏杆,放张藤椅,两个坐凳,夏天坐下来乘凉,肯定很舒坦。有些人家还喜欢在后院装一个烧烤炉,朋友来的时候一起纳凉烧烤,很惬意。

可能在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居住,拥有这样的房子会晚一些,很多人都是从小房子买起,慢慢的过渡到大house。但是不论如何,这一切并不是遥不可及。我觉得这在国内,尤其是大城市,恐怕是一般人都实现不了的梦。总之,移民可以圆很多人的“大房子”之梦!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6-4-2009 17: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0 收起 理由
清风不写字 + 30 你太有才了!
银河 + 20 我很赞同!详见恨晚的感觉。
穿越无限 + 10 精品文章
jessie_he8021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37:24 | 只看该作者

在国内我是无车一组,一方面在北京开车是很痛苦的,堵车不说,到了单位又没地儿停车;另一方面养车还是很贵的,一辆车买下来得10万,1年的薪水就这么没了,还得上缴各种费用。实在是没敢下手。在澳洲很少有家庭没有车。澳洲人喜欢二手的东西,买车也是一样,没有钱的人花几千块买上一辆二手车,也就是几个星期的薪水。买了车除了一年注册一次花700多块,没有其余强制的开销了。当然大部分人会买保险,得花油钱,一年做一次保养,但是开销也就是如此了。澳洲的油价虽然不便宜,现在平均1块2一升油,但是和收入相比,汽油是家家都能负担得起的。

当然澳洲家家有车并不仅仅是因为车子便宜,可以负担,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澳洲人对车子的依赖更大些。公共交通在很多地方并不方便,就算在悉尼,晚一些的时候大部分公交车都停开了,不开车出去,有时候寸步难行。在堪培拉生活更是这样子,很多地方只有一种公交车,半个小时一趟。比起悉尼,在堪培拉开车很享受,路上限速大多是80-100,除了在city会有时等红绿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路畅通。据说绝大部分的堪培拉人从家到单位都是在30分钟内完成的。可能这是在小城市居住的一个好处,我们回到悉尼的时候,看到排着长队的马路,真的有些头疼。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有一次我和国内的一个朋友感叹这件事儿的时候,被她用锤子砸了,她来过悉尼,说:“你也太挑剔了,悉尼你都觉得挤,简直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听了之后很是惭愧,要学会知足啊!

出行还有一点开心事就是这里的车都非常守规矩。在车上是一定要系好安全带的,否则被发现没系的100多大洋的罚款,司机罚两倍。在各种路口环岛车子让行有序,很少出现抢行车辆。如果有行人在人行横道过马路,车子都会停下来等你走过去的。我有朋友刚从国内来的时候从斑马线过马路,看到车子驶来停下不敢走了,结果司机还是规矩的停车,并且向他摆手示意他先走,令我这朋友非常感慨。有时候也会有车子没留神抢了我的路,或者别着我了,通常我都会看到对方司机在镜前摆手表示歉意,这让我感觉很舒服。所以,自己做错的时候也总是做这个动作。还有一个规矩,澳洲人开车是很少鸣笛的,他们只有在别人做错了的时候才会鸣短笛示意。上次回国发现国内司机非常喜欢鸣笛,而且喜欢鸣长笛,听得真是心烦意乱,可能也是因为感觉鸣笛是对别人抗议的表示,听到到处都是抗议声觉得不舒服。没在国内开过车,不知道国内鸣笛表示什么,也可能只是习惯不同而已。

总体而言,出行方便是生活在澳洲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对于从北京上海这样拥挤不堪的城市来的朋友而言。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7-4-2009 11: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75 收起 理由
清风不写字 + 30 你太有才了!
anti34 + 10 谢谢分享!
渔渔 + 25 谢谢分享!
穿越无限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37:4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中国移民来了澳洲为了“吃”相当发愁。我认识一人刚来移民到昆士兰北部,买了个豪宅准备享受澳洲的阳光和美景,结果楞是因为“没好吃的”,卖了房子离开了那里。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不过也是个真实的例子。来了澳洲,除非住在华人区,还能有钱天天下馆子,否则要吃好可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这一代移民,很多人并不擅长做饭,在国内生活节奏紧张,一个星期可能一半都是在馆子里吃的。在这里情景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进了超市感觉吃的都那么贵,黄瓜2块钱一根,三颗油菜也要1块6,还是特价,胡萝卜和土豆最便宜,通常在2刀以下一公斤,可是也不能天天吃这个啊,老公喜欢吃蘑菇,可是蘑菇通常要10刀一公斤,我俩上学阶段基本上只吃过1-2次蘑菇。新移民进了超市通常都是死盯着特价的标签,买些快到期的肉。听起来挺惨的啊,不过这的确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写真。到饭馆吃就不必说了,绝对很奢侈。最简单的一碗面,一个炒饭一般都要10刀,对于没有收入的新移民来说是很难痛快的花钱在饭馆的。我和老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几次去shopping centre买东西,快到饭点了,饿得发慌,说要不咱就在外面吃点,豁出去了,可是左看右看还是舍不得,最后还是在麦当劳买了汉堡。

在这种情形下,能否吃好就主要取决于您的手艺了。如果现在没有把自己喂好的手艺,来了的确有罪受。我的手艺就很差,不过老公却很擅长做饭。来了澳洲,他学会了做很多新菜,有几种做的特别好,比如葱油饼,大盘鸡,酱爆鸡丁,红烧肘子,口水鸡。还有一些非中国吃法,比如日本寿司,黎巴嫩饼,意大利面,烤羊排等等。他还学会了烤蛋糕,有一阵子,我们俩真是很喜欢吃自己烤的蛋糕,一个星期烤好几次。渐渐的,我们家的做饭家伙也越来越齐全,我们甚至又从国内带回来了蒸锅,火锅,电高压锅。老公也不惜银子买了漂亮的餐具,家变得越来越有样子,吃饭有时候也很享受。而且我发现我的很多朋友也都练就了手艺绝活,有一次去朋友家吃羊肉泡馍,简直是终身难忘啊,那馍做的,绝对超过西安饭庄的水平。工作以后,出去吃的次数多了很多,有时候懒得做饭就出去吃,不过多数还是去华人餐馆。多年来的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西餐吃一次尝尝新鲜还好,多吃觉得挺腻的。好在我们单位背后正是堪培拉的Chinatown,我买中国调料,豆腐,腐竹,面,木耳什么的都很方便,要不然,真不敢想象生活将有多不方便,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华人总喜欢扎堆的原因吧。

一句话总结,出来前学会怎样喂好自己,出来后学着享受做饭的过程,千万不要让“吃”变成令你烦恼的事儿。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7-4-2009 11: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ti34 + 10 谢谢分享!
银河 + 20 你老公太有才了!赞一个!
jessie_he8021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38:02 | 只看该作者

工作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大部分的新移民找工作所遇到的困难都会落到至少一个下列问题:英语不够好,没有本土经验和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我就分类说说我个人的体会。

英语

很多人觉得来了澳洲,有了英文环境,语言自然就提高了。我是个在语言上没有什么天赋的人,我来之前也是抱着这种乐观的心态来的,但是来了之后我发现语言的学习还是个主动的过程,光靠被动接受是不行的。很多人有读个master顺便提高语言的想法,但是从我个人的读书经历来看,用读书来作为提高英语的手段效率非常低。我读了1年半master,感觉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了作业、考试而忙碌,这其中英语当然有些不少提高,但是却是间接提高。可以说读书对于口语和听力的提高是很有限的。说了不怕大家笑话,我自认为是个很努力的人,但是读书过程中直接提高听说的机会并不多,我毕业前上的最后一门课是community consultation,课堂讨论时间比较多,这门课我不仅说起来吃力,很多仍然听不懂。当然,比起第一天刚进课堂一句话都听不懂是强多了,但是如果我这一年半用同样的力气来学英语,进步肯定大得多。当然我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我读书为了转行,而转行之后的工作基本上是写作,所以读书时写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对我今后的工作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很多应用类的学科,读书真的不是提高语言的快捷途径。

如果能去TAFE直接读些语言课,效果会好些,但是大家也都有过多年的上英语课的经验了,上课也不是提高英语的办法,真要提高,还是要自己花时间背单词,练听说。寻找一切机会出去练习挺有效的。这点说起来容易,真的去做是很难的,我认识的人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其实只要用心,出去练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比如去不同的银行咨询各种贷款产品,甚至可以去同一家银行的不同支行咨询类似的问题,去不同的保险公司咨询各种保险,什么车险,健康险,财产险。一般银行、社会福利机构,保险机构都提供1300的电话,用公用电话打一次5毛钱,不限时。还可以假装买房子的到处看房子,每周末都有很多open的房子,中介自然会和你说很多很多话,你也可以问很多很多问题。如果你用心去找,保证你有充足的练英语时间。另外去做义工也是个练习英语的很好办法,一般因为你去提供免费的劳力,别人对你的语言就会宽容很多,这能帮你多接触本土人。

如果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对接电话和面试英语的练习需要专门的训练,要有针对的准备。比如预测面试问题,写出答案,背下来。这个过程其实能很好的提高口语。我读书一年说的不是很多,就要找工作的时候就用这个办法练了一阵子,感觉效果挺好。而且面试的时候由于想说的话基本上都准备过了,所以发挥出来比实际水平要高。

本土工作经验

很多朋友刚开始找工作都是被缺乏本土工作经验拒之门外的。我所知道比较好的方法有1)做义工;2)去华人公司做专业工作;3)广泛联系朋友寻早机会。在澳洲做义工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也很好找,只要动手去找,都能很快找得到。我曾经申请过一个非政府组织的义工,是专门和有心理疾病的人交流,帮助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他们对我进行了面试,其实我的表现并不好,但是他们很高兴的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培训,对我进行心理病人的护理需。但是这次义工活动在老公的坚决阻挠下夭折了,他担心我被精神病欺负 。老公也非常容易的就申请到了一个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义工,去帮着办些活动,或者穿着大熊的衣服在shopping centre游逛,或者给政府写信抗议破坏环境的提案等等。当然,做和专业相关的义工对新移民找工作就更大了。这类工作也不难找,你们想想看,就算咱开始语言不行,免费去帮忙总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的。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学会计的,就专门申请会计的义工,很快她就申请到了一个在癌症协会做会计方面的工作。起初她觉得做的东西太简单了,都是些整理东西的活儿,对专业没有帮助。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那里就渐渐给她分配了复杂的东西,她学到了很多。我不了解她的近况,但是我觉得当她积累了一定的本土专业经验,并且在工作中语言得到提高后,是肯定可以找到专业工作的。

去华人公司做专业工作也是一个办法。我认识的另一个女孩子,还是一个会计(不好意思,这里的女孩子会计就是多),她刚来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就到一个华人旅行社去做会计,钱给的特少,好像十一、二块,但是她一点都不介意,在这中间,她上了TAFE的一个课程,学了些本土的法规常识,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得到悉尼大学某个系的一个半年的contract。起先觉得特别难做,主要是语言的压力,但是半年后人家又和她续了约。所以,去华人公司工作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尤其对于英语不太好的朋友来说。

新技能

我认识很多人从国内过来都无法或者不愿用自己以前的技能来工作。有些是因为厌倦了原来的工作,有些却是因为以前的专业太难在澳洲就业,比如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体育的,当律师的,做教师的,搞人力资源的,做市场的,学经贸的,还有我这个建筑师……

来澳洲学一样新技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我觉得在这里改行比国内要容易很多。因为在新的职业领域中,雇主对你的历史、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关注的相对较少,不会因为你都30多了还找个初级职位而对你另眼相看,因为这里转行的人很多,所以找工作相对容易些。在这里学一项新技能大约是2种途径,读TAFE或者Master by coursework。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大约1-2年时间。有些人觉得授课型的master要学费想读research的,但是对于转行来说,这条路很难,因为research是要基于你有了一定的知识的情况下来进行的,挖掘一个新的领域,还是授课型更为直接简单些。至于很多人以前说这里的Master没有用等等,以我的经验来看,是很片面的观点,这个和你学什么专业有很大关系。比如拿会计来说,这里的确基本上班里一水中国人或者亚洲人,都是冲着移民来的。而了解本土法规读个TAFE就足够了,在有学历有经验的情况下来读这个Master的确是不必要。说白了就是如果你在国内已经有了学历,来读一个本专业master的必要性不是很大。我所认识的本土人读本专业的Master都是by research,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读coursework的都是跨专业的,为了在工作中充电,再学些知识,或者干脆转行。

学什么,是很难有定论的,每个人特点不同,喜好不同,选择也自然不同。有时候并不是别人学什么有前途,你也可以如法炮制。我认识不少很有个性,又有能力的朋友,我可以介绍介绍他们的选择,也算对大家是一种提示。

Case 1,是我前面提到的学药剂学的大牛人。在我认识的人中,她是最有学习天赋的人,是那种既聪明又勤奋的女孩,可以说情商、智商兼备。她在国内读完法硕以后就做律师工作了,来这里了解到律师这行挺难下手的,就广泛的了解专业,决定读药剂学。因为她在国内本科是读生物的,所以她的基础使得她有资格学药剂学。她读的是一个2年Master by coursework的课程,实际课程是3年,但是压缩到了2年完成。她在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打专业工,开始是药剂师助理,现在是学生药剂师。这个专业读完再有若干小时的工作经验后,就可以成为有执照的药剂师。年薪7-8万是很容易的。这位妹妹这条路走的挺辛苦的,不过前途大好。我觉得是很值得的。

Case2,是个学教育的朋友。她的胆识也让我非常钦佩。她以前在国内也是做会计、审计一类的工作,来了澳洲致力于当中学老师,据说到偏远地区也乐意。一个外国人在澳洲当中学老师据我所知是非常难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再加上对付注重个性培养的环境下长大的澳洲孩子,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这位姐姐就愣是横了心走这条路,经过近两年在堪培拉的学习(好像学数学教育,不是很确定),参加了N项测试(N=几也不了解),她取得了教书资格。本来想去NSW教书,但是教师资格的语言考试非常难通过。具体多难,我不了解,但是我知道这位姐姐在来澳洲两年后参加过一个次雅思考试,平均8分。如果她无法通过这个NSW州的语言考试,也就可想而知其难度有多大。小城市人口少,学校少,就业机会就少。她毕业后好容易找到一份教书工作,是一个教日语的工作,但是一个学期后学校新生减少,她被裁掉了。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三天,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教Accounting, business一类课程的工作,教11-12年级的学生。今天才得到她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真是佩服她!很巧的是今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车上听见两个本地的女孩子聊天,居然在聊我的朋友。一个女孩向另一个女孩介绍:“我们班的会计老师是个中国人,她两年前从中国来的,去年刚毕业,我们考试的时候问她题,她会告诉我们。”另一个女孩子听了觉得特新奇,就询问这个老师英语好不好。说话的女孩子说:“她英语挺好的,人也非常nice……”。反正评价都是正面的。

Case 3,一个怀孕过来生孩子的妈妈,去年开始读TAFE的会计,她没有任何此类背景,完全是从头开始,她说她所知道的她们TAFE学校中读会计的中国人,读到Certificate III,没有找不到工作的,虽然有些只是找一些记账的简单工作,但是却都有了重要的开始。

Case 4,一个留学来读master计算机的女生(转行读的计算机),毕业后找到一个专业工作,但是觉得工作太痛苦了。主要是因为没有计算机的本科背景,又是女孩子,觉得做起来太累,太费劲。这女孩子很有个性,就去TAFE读图书管理了。她很喜欢这个专业,也很擅长这类的工作,而且她在读计算机的时候学的很多技能对读这个专业来说也是一大优势。TAFE刚读了1-2个学期,老师就介绍她到一所小学的图书馆当兼职管理员(一周两天),每天和学生一起上下学,我觉得她特幸福。TAFE在某个学期都会安排实习,即便自己找不到,学校也会安排,这样无疑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取得本土工作经验的机会。虽然她还没有毕业,但是我相信她肯定会很顺利的找到专业的工作的。

Case 5,一个朋友的妈妈年纪不小了,英语也不好,来了之后学了2年的Aged care,现在毕业了开始护理老年人。刚开始客户不多,每周只能工作10几个小时,慢慢的客户增加,每周就可以工作30个小时左右了。薪水虽然不高(不到20一个小时),但是她挺满意的。

Case 6,一个在国内做计算机工作的朋友,喜欢酒。来了之后为了兴趣到TAFE去读一个短期的酒和饮食文化一类的课程。期间拿到了在酒吧和赌场工作的许可证。结课前学校要求有几十个小时的工作经验才能结业。这哥儿们就在大街上转悠,碰见酒吧就去问能不能免费实习几十个小时,就这么找着一家。过了几周一个周末,此酒吧打电话来,说缺人手能不能来帮忙,他就这么在酒吧打工了,薪水给的也不少,好像也近20刀,还给上养老金。当然他只是喜欢调酒,所以在做酒吧的工作玩儿玩儿。

Case 7, 我,国内做建筑设计,来了读了1年半的Master of Planning,快毕业的时候申请学生planner的工作,在一个州政府实习了半年,薪水不高,到手每周600刀。半年后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在堪培拉的土地规划局做环境影响评价评估officer。
……

我的总结词是,如果你想学什么,想做什么,1要相信自己,2要坚定的去做,我觉得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自己放弃不走的路,付出了努力是不会没有结果的。

下面我想对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话题说说我自己看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要考虑夫妻二人都工作

在澳洲是否需要夫妻二人都工作,这个问题挺复杂,牵扯的内容也最多,它更是决定着每个移民家庭幸福的直接因素。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大部分新移民家庭都在1年内都会有一个人找到专业工作,这些人大多是从事技术工作的,IT、工程、会计等等。而夫妻两个人都找到专业工作却很少在1-2年内解决。这个不代表普遍现象,只是从我认识的和听说的朋友们来看。尤其是女生,很多在国内都从事偏文类型的工作,来了澳洲找工作会相对困难些。

很多人可能会想,只要有一个人能找到专业工作,另一方打打工,生几个孩子,随便做点什么就可以。但是我觉得这种想法可能在刚过来1-2年还可以对付,却不是长久之计。在澳洲要想过上高品质的生活,两个人都从事专业工作是个很重要的条件。当然,每个人的生活标准不同,有些人可能觉得住个单元房就挺好了,也不必非往有好学校的区挤,更没有移民父母的计划,一个人工作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移民来澳洲的人不是冲着澳洲的单元房来的,也不是为了过上澳洲中下阶层人的生活的,所以周全的考虑两个人的发展计划是很重要的。

我就拿自己举个例子吧。我觉得自己现在过的也就是生活步入正轨之后的平常日子,可能有一定代表性。我家买房贷款43万多(在澳洲的大城市买个房子一般可能要花四五十万),月供大概$2550,平时的账单(水、电、气、电话、网络、手机、汽车保险、土地费、房产保险、健康保险等)每月大约$650,再加上汽车年检、注册、汽油,以及日常的吃喝一年消费约4-5万澳元。这还不包含其它娱乐消费。年薪7万(基础薪水6万5+养老金)税后净得大概5万澳元。 如果家里一个人工作,年薪7-8万,其实养活一个家并不是很轻松的。这个消费还是在我们没有孩子的情况下的。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夫妻两个仅有一个工作,即便是专业工作,家里也只是过上了朴素平常的生活,度个假、回趟国都得算计算计开销。

不过也看大家的生活标准了,我个人觉得两个人都解决工作是个挺重要的问题,大家不妨提前就做出全面的安排。

读书不是万能药!有时候也是一种逃避

中国人喜欢读书,而且对读书不仅是钟爱,有时候更有些盲目依赖,总觉得读好书能解决一切问题。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认识太多的人不思考读书是否是自己的良药而盲目的开始读书。很多人说,“多学些东西总是没错的”,也有人说“有了本土学位会更好找工作”,还有人说“读书可以提高语言同时再拿个文凭,何乐而不为”……但是我觉得这些考虑多少都有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成分,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读书是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事儿。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来了之后开始并没有找工作,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着手读书,他也很想读,但是又一时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挺苦恼的。我们聊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要读书,他说为了好找工作,我又问他,你现在找工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说没有本土经验(因为他在国内有本科学位,英语也不错)。我说,你最缺的是本土经验,却不去补本土经验而去读书,这也太曲线救国了。他特别感谢我给他的建议,后来他很快找到了一个初级职位的专业工作,当然他快速找到工作可能有他个人的原因和好的时机,但是这个例子却从一方面说明读书不是万能药。我还真是认识大把的人因为设想自己找不到工作或者认为找工作困难重重而选择读书,我觉得这里有很大的逃避的成分。因为读书让人觉得你并没有无所事事,这给别人也给自己一种努力上进的假象,而很多都是由于内心深处不自信而选择了一条回避之路。还有一些人觉得别人都读书,自己不读感到内疚而选择读书,读一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这样的人我也见过一些。为什么我们不能坦然的对待读书,只在确实需要的时候才读呢?

读书给你本土学位很多时候其功效并不大。首先我要说的是国内的本科学位在大多数雇主心中都是得到认可的,而澳洲的职场更看重工作经验而非学历。这和国内差别很大。可以说我在学校认识的80%以上的中国人拿到了澳洲学位都没有找到工作,留学生签证是一大问题,即便那些拿到PR的人也有很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要么选择回国积累工作经验再杀回来,要么选择继续读书。当然,有些学科本土的知识很重要,比如会计,规划等,因为法规不同嘛,所以经验不能直接转化,但是如果你有这行当的学位,也绝对没有必要再读一个硕士来证明自己的知识。TAFE就开很多会计的课程,我认识一些会计师就是在TAFE的短期培训班里学到的本土法规找到工作的,一些义工的工作机会也可以提供本土法规的知识。如果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缺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读一些短期直接补充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课程最为实用。

当然有一类人是需要读书的,那就是“没有专业”的人,澳洲是个很宽容的社会,就算你50岁了,想从头开始读书、实习、工作都是可行的。关键是选定适合自己,又有兴趣的行当。

找工作是否难找要“找”了才知道

这个标题貌似很好笑,但是我却认识太多人很久没有找到工作是因为没有“找”过工作。有些说自己语言不好,就混来混去一直不投简历;有些投了一些简历,因为起初接中介电话听不懂,就不再找了,一停就是半年一年的大有人在;还有一些听说找工作难,或者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就没有真正的找过,转而去读书或者干些别的;还有一些看似在找工作,但是并没有全心全意的找,因此效果不佳……任何事情其实只有自己去做,并且投入100%的努力去做才会最快的做成,当然,这条不适用于从事非常占优势的专业的人。也有些人,认为找工作就是海投简历呗,一天投几十封简历,觉得这就是很努力的找工作了,其实也不尽然。我觉得海投简历,并且日复一日的海投是效率很低的一种找工方法。首先这种方法没有根据具体职位的要求来修改简历,投其所好,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中率;第二,这种方法没有把最大的精力用在最好的机会上。比如实际上真正适合你的工作职位只有3个,如果你把一个星期的所有时间都用在研究这三个工作上,并且根据职位的特点修改简历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联系中介和其仔细探讨你的兴趣和可能性,效果必然是不错的。但是很多人没有这么做,这一周他投了200份简历,把自己的精力平均的花在了197个不靠谱的职位上和3个适合自己的职位上。这根本不能说你好好的找工作了,只能说是抱着一种撞大运的心态等着拿3个合适的工作砸到自己头上。这种例子在我身边真的是举不胜举,所以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说说我的观点,让大家能重新思考一下海投的这种方式。

另外,大多数人“找”工作都是从网站上找。其实还有很多找工作的渠道,比在seek上找更加有效。1)政府的网站公布的都是public sector直接招工信息,不通过中介。2)到各大公司的网站直接搜索,上面基本都有目前的空缺信息。因为seek和mycareer上的职业工作大都是通过中介,如果中介不搭理你就没有机会。直接联系公司绝对是事半功倍。3)广泛联络朋友和一切认识的人,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有人告诉我,没有贴在网上的工作比网页中显示的职位要多得多,这话不假。我有两个朋友都是TAFE或者Skillmax课的老师给介绍的工作。我和单位同事聊天的时候,就有一个同事的儿子所在的公司有个机会,叫我老公去面试了。我还经常听说通过朋友、同行介绍找到工作的例子。所以,不能闷在家里找工作,多参加活动,多认识人,尤其是想办法认识同专业的人,绝对有好处的。4)不行到黄页上找公司,直接打电话给公司进行联系。我准备找堪培拉的工作的时候发现在各种找工网站上根本就一个职位都没有,我就查黄页,直接和雇主联系,还真有个公司叫我去面试,可惜当时我已经拿到offer了。这也绝对是个办法。

我想说,真正的“找”工作是很重要的,用心去找,不愁找不到的。

是否要先做Labor工

对这点,我的发言权不够,因为我没有做过labor工。我只能从我所听说的发表些自己的看法。当然,有些朋友资金不足,来了如果不能很快工作就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这种情况labor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做labor工没关系,一定不要陷进去。有些人做labor工很辛苦,做完了累得要命,没有精力提高语言,更没有精力找专业工作,这样的labor工就做的得不偿失了。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找工作本身就是个全职工作,我和老公都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的,我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一周做5天labor工,一天家务,只留出一天找专业工作如何才能找到,我觉得除非他有很好的运气,或者有超凡的能力。做labor工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一旦做起来,就无法兼顾全心找工作。比如做工的时候很多时候不方便接电话,安排了面试也不能随叫随到,这有时候就会浪费很多机会。我认识的很多人无法剪掉labor时间,腾出来专门找工作,因为打工的回报可以说很直接,立刻就见收入,但是把同样的时间用来找工作,回报却看不到,很多时候你会感觉是徒劳,所以人往往容易被这种局面给困住,潜意识倾向于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可以直接并且肯定能见到回报的事情上,而放弃不可知的方向。所以,我的感想是做labor工的同时一定要时刻头脑清醒,把握大局,打工只是缓解经济压力的手段,一定不要无法自拔。我所知道的开始做上了labor工,在这里一做就是很多年,最后放弃了专业工作的人也大有人在。虽然Labor在澳洲的收入比国内的状况要好的多,但是和专业工作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如果经济压力不大的话,全身心的投入找专业工作中,此刻的付出可能多些,但是却能让你的生活早日步入正轨,绝对是值得的。

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语言,有人说技能,有人说学历,当然这些大小都重要,但是我觉得找工作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差在哪儿。我找工作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工作,即便是失败了,也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如果投了简历,中介没有搭理你,打电话问他为什么,让他告诉你你差在哪里。这一步追踪是很关键的,如果不问反馈胡乱投下去,恐怕是很难进步的。我曾经很多次鼓励老公这样追踪中介,虽然不能直接给他带来工作,但是却有很多中介对他的简历提出了各种意见。几个月后,我觉得他的简历和刚开始的简直不是一个水平。最后基本上当他追问起,中介都是他的简历写得很好。

如果简历合格,中介却没有联系到面试,问中介原因。当然如果是因为语言不好,或者没有本土经验就找相应的方法去弥补。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最直接最有效。如果知道了自己差什么,并且想法去补,找到工作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针对面试所需的英语水平我想多说几句。其实面试英语和雅思口语一样是完全可以练习的。比如接中介电话和中介自荐,就那么多场景,那么多对话方式,自己模拟各种场景把句子背熟了绝对有效。不是给各种服务机构打电话(银行,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等),可以直接练习电话英语。面试的问题也绝对是可以准备的,我参加第一个面试时自认为准备的很好,但是回答的一塌糊涂。回来后,我把每个面试问题都写下来,并且逐字写下答案,背熟,以后的面试也都如法炮制。并且我确保面试失败后是绝对要反馈意见的,问人家自己面试什么地方表现的不好,为什么被拒。这种方法非常奏效,其实都不用多,几次绝对面试水平大涨。我在澳洲一共参加了6个专业面试,拿到了4个Offer。这里就不好意思自我吹嘘一把了,我的心得就是确保每次都知道自己差在哪儿,并且有针对的去提高。从第3次面试开始,我毫不夸张的说,每个面试问题我都预测到并且背过了,所以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可以说,让面试官看到的我的英语水平是绝对比我本人所真正具有的水平高的 。咱生下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应试还是有基础的。我也相信所有移民来的朋友都有这类的心得,试着用在找工作上,准没错的。


最后总结一下:从我的观察来看能否在澳洲找到满意的工作取决于1)路径,也就是找工作的途径和方法;2)专业技能和英语;3)对自己清醒的认识;4)努力的程度和方式。我是把我肚子里有的没有的都倒出来了,也把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卖了, 希望文中提到的人别锤我,咱就当给后来的朋友们奉献了,自我曝光一把 。希望啰嗦了这么多,对你们能真的有用处。本来还想写写我自己的上班感受,以及我对澳洲工作环境的想法,不过此文太长了,还是改日找个合适机会再说吧。只希望通过写的这些能让大家对新移民来澳洲以后在工作方面遇到的问题有个认识,毕竟有了前车之鉴会更容易解决问题,早日找到工作,稳定在这里的生活。这个深坑儿就算填完了!躺着休息去~~~~~~~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14-5-2009 08: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6威望 +360 收起 理由
tim_azure + 20 谢谢你~ 提供了这么宝贵的建议。
cynthiawu + 50 谢谢分享!非常有用
shark2008 + 15 谢谢分享!非常有用~~~
liyibruce + 10 恭喜你!
horse_tiger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42:1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方式

以家庭为中心是大部分澳洲人典型的生活理念。他们几乎把工作之外的其余时间都用来和家人一起度过。如果家人生病了,小孩子学校有事情,丢下工作跑回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前一阵子单位一个同事的老公骑车给摔了,她告诉经理可能要在家照顾老公一个月不能上班,经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家庭是最重要的!”。我的小组长和同事Jesmin都有几岁的小孩在家,他们更是老师一个电话召唤就立刻离岗,大家都视为很正常的事情。

同事在一起有一个喜欢谈的话题就是家务活。澳洲人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切,做蛋糕,护理花园,休整房子,装修,甚至翻修都喜欢自己来做。我们来了也受他们影响,学着做很多东西。买了房子后,拆地毯,刷墙,油门窗和衣柜的格子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老公单位的同事给他出了不少主意。别以为只有穷人才自己做这些事情,老公单位的两个老板都有丰富的刷墙装修的经验,他们更是对此津津乐道。他的一个老板,花了8年的时间,把自己家的house从1层翻修成了2层半,所有的活儿都是自己做的,我们去他家参观,地砖铺的平直整齐,手艺别提多好了。当然这里人工贵是一个原因,做这些活儿却也有无穷的乐趣在其中。我们准备整完房子,自己在凉棚下做一个deck,争取在明年夏天前完工。

周末,尤其是长假期,澳洲人喜欢全家出去度假。堪培拉不在海边,但是开车2个多小时可以到澳洲的东部海岸线,一到复活节、圣诞节同事们最喜欢偕妻带子去海边度假了。老公的大老板刚在海边买了一个度假房,专门用在假期住。二老板喜欢出海打鱼,买了个房车,在海边的房车公园常年租了块地,把房车固定下来,还自己做了装修,搭了凉棚,整了个房车两居室,专门在周末和假期出海度假住。我们原来合租的一个老先生,一看家里就不富裕,他60多岁退休在家,偶尔给别人做做按摩赚点钱,但是生活得也是非常享受,他喜欢航海,参加了帆船俱乐部,还喜欢跳舞,经常约了女伴去跳舞,过得潇洒自在。堪培拉人还很多人喜欢骑马,有很多养马俱乐部,周末带着小孩子骑马去郊游也是常事。新移民因为生活压力大,还不能马上进入这种生活状态,但是我觉得这也并不遥远,现在想想就让人心神向往。

以前总听说澳洲离婚率很低,来了才有体会,虽然西方社会很开放,但是大多数人的家庭观念都很强。用老公的话说“还什么第三者呀,收拾了花园,打扫了house,就省下睡觉的时间了,哪儿有时间忙乎别的”。让你能够把最多的时间和最大的精力留给家人,这也是我喜欢澳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7-4-2009 11: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75 收起 理由
cynthiawu + 20 谢谢分享!
fqiancheng + 15 精品文章
anti34 + 10 谢谢分享!
SHANDIAN + 10 谢谢分享!
jessie_he8021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6:55:53 | 只看该作者

澳洲人的性格

澳洲人很随意,也很包容。在这个社会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在国内要简单很多。甚至参加完化妆舞会可以不换衣服就走在大街上,我会偷偷多看人家几眼,但是观察路人,大家都没有任何异样的眼光,似乎一切都很平常。在我身边有不少同性恋的人,例如我们的房子就是从一对同性恋couple那里买来的,我们经理也是同性恋,并且和她的伴侣生活了很多年。这一切,大家都那么坦然的接纳并且像对待平常夫妇一样对待他们。这让我的心也变得更加豁达和宽容了。

最近发生了几件小事,我写来大家看看,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澳洲人的随意性格。

事件一:坐公交车
澳洲都是上车和司机买票,有一次快上车了,发现自己没带钱,赶快去提款机取钱,结果最小面额是20块。上车后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和司机说我要买票去哪里哪里,司机一看我拿着20块钱,立刻说:别放在心上!就让我免费坐车了。我琢磨着司机可能没有零钱找给我。

事件二:还是坐公交车
上次票子太大免费坐了车,自己很不好意思。这次特意早早的准备好了3块钱零钱,但是都是些钢崩儿。一上车,我就恭恭敬敬把钱拿了出来,没想到司机看了看,说:没有关系!又让我免费坐车了。合着这些司机太懒,懒得数钱。

事件三:超市买东西
有时候在超市买东西会碰到没有价签的时候,有时候收银员就问顾客此东西多少钱,如果顾客能记住,说多少就是多少,收银员是很少复查的。有一次买各种油漆工具和漆。我看到一个刷边的刷板,在特价区,5块9毛多。但是交钱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刷出来是6块9毛9。我说这个好像是特价,多少钱我不记得了。那个收银员去检查了一下,回来说的确是6块9毛9。我说你等下,我又去特价区看了,是5块9毛3。于是我告诉她,这个不是在普通的架子上,是特价区的商品。索性,收银员在电脑上敲了4块5毛,以更低的特价卖我了。

事件四:买洗涤液
老公看到油漆的说明上写用砂纸打磨前要用一种叫做Sugar Soap的东西清洗再打磨效果会更好,所以就去超市买。看到一个卖特价就拿了去交钱,结果刷出来价钱贵了将近一倍,是原价。老公说这个是特价,收银员去看了一下,回来说:这个免费送给你,这是我们这个超市的规矩,如果顾客发现刷出来的价钱和售价不符就免费赠送。老公特美,就拿着一瓶免费Sugar Soap回来了。

澳洲人之间的信任感很强。最开始定酒店,或者订货我不敢用信用卡付款,尤其在电话里告诉对方自己的信用卡号码,在国内这事儿是万万不能发生的。但是在这里我发现很多时候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对很多交易来说,这是唯一的付款方式。至今我仍对这个心有余悸,生怕钱被别人花了,还好现在为止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澳洲人之间的信任度的确是很高的。

下面仅举几个小例子进一步证明:

1,大家可能都有买二手车的经历,无论是去车行买车,还是找私人买车,卖主通常都大方的把钥匙交给你,让你开出去试车,好像从来就不担心你把车开走不回来了。

2,去买地毯,卖家说你要是看不好颜色,就把这些样品拿回家和墙比较一下,看好了回头再给我送来。虽然我知道这些样品并不值钱,但是卖主却也并不担心你会拿走不还。我们选好地毯后说能否周末安装,因为平时要上班。老板很爽快的说,这不是问题啊,你把钥匙留在门口,我们自己去你家安装就好了,装完我们会把门锁上的。这样的方案估计也只会由单纯的澳洲人提出来吧。

3,我们的家具送来后我们发现床头板上有个裂缝,由于货从悉尼发到堪培拉,我们预想换货会比较复杂,所以拍了照片,准备和他们好好讲一讲,没想到打电话过去,对方二话没说,说马上换新的给你。虽然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是不问证据的这种信任的态度让人还是很为吃惊。

另外,感觉在这里退货换货非常容易,仅举一个例子吧,我买了两个调料罐,拿回家老公说觉得质量不好。第二天我拿去,对收银员说,我觉得这个质量不好,不想要了,没想到人家面带微笑,像买东西时一样热情招待咱,眨眼就给退掉了,走时还对我说thankyou。实在感叹澳洲人和人之间的宽容和信赖,似乎他们很少用恶意猜忌他人。

澳洲人还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坐公交车上下车和司机说话是很常见的,我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上车遇到司机像遇到老朋友一样问好。也有很多时候我一上车,司机就主动向我问好,问我今天过得如何,下车多数人都会和司机说谢谢再见一类的话,这种氛围总让人感觉很温暖。可能在悉尼市中心,这种情况会少很多,街上的人相遇也没话说。但是在堪培拉这种小地方,即便是路人见面也会笑一笑,互说一声“how are you”. 记得一次在公交车上司机和一个老太聊起来(不知道边开车边聊天是不是允许),后来司机知道老太下车的地方从车站还要走一段,让我没想到的是司机居然拉着我们一车人绕路去送老太了,结果绕了一大圈才回到原来的路线上,之后司机只是简单的和大家说了声sorry。这件事儿真的让我非常惊奇。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这里和人相处非常舒服,至少我个人的经历是这样的。能够自然地做人,勇敢的信赖别人,有时候这也是一种幸福!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7-4-2009 11: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185 收起 理由
cynthiawu + 20 你太有才了!
小波 + 50 你太有才了!
joy18 + 20 谢谢分享!
SHANDIAN + 15 谢谢分享!非常同意那种信赖别人也需要勇气 ...
chj_514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6-4-2009 17:01:4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实可信!期待继续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17:19:12 | 只看该作者

环境

恐怕每个中国移民都会把澳洲的环境列为一条重要的移民理由。在来之前,澳洲的好环境对我来说是抽象的,贝壳形状洁白的悉尼歌剧院是唯一具象的东西。在澳洲住了两年,一提起环境,除了纯净的空气,让我立刻想到的就是那湛蓝湛蓝的天。澳洲的天可以蓝得刺眼,蓝得让人醉,我曾用过一个很不恰当的词来形容澳洲的天:“一丝不挂”。 这种蓝会让人心情顿感宁静。所以从悉尼搬来堪培拉之前,我曾经几次问老公,堪培拉的天是不是和悉尼的一样蓝。很遗憾,堪培拉的蓝天更多时候是淡蓝的,但是配着远山荒野,却又是另一番情景了。悉尼的蓝天、大海、茵茵绿草会让人总是想走出去。在北京时聚会多在室内,吃喝、唱歌、杀人,来了澳洲大多数聚会都是在户外,烧烤、游泳、钓鱼,人和自然的确是近了。澳洲的动物和人也亲近很多,那时候住在学校里,草地上吃食儿的鸟会经常当路人是透明人,有时候离它只有一米远,它都对你视而不见。就连澳洲的苍蝇比国内的苍蝇反应都要慢很多,不知道是不是被人放纵的功能退化了。有一回,老公竟然在宿舍里伸手抓到了一只苍蝇,可见它们的身手有多差了。还有一次我放了一个梨壶儿在桌子上,一只苍蝇爬上去晚餐,我就拎起梨壶准备扔进垃圾袋,没想到这位苍蝇大哥一点反应都没有,居然就让我这样拎着梨壶走到垃圾袋旁,丢进去把袋口系上了。我知道举这两个例子说明人和自然的贴近有些不妥,大家也就听着玩儿吧。

到现在,我仍然在没有任何调查的基础上固执的认为悉尼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气候,我在那里住得这两年,夏天超过35度的日子,不过一周,冬天晚上最低温度也就8-9度,这日子也只是持续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穿一件单衣单裤感到非常舒服的温度。离开悉尼,让我最最舍不得的就是悉尼的气候和环境。

只可惜在离开悉尼之前,我才第一次体会了在大海中游泳的感觉(很惭愧,因为自己一直是个旱鸭子),简直是棒极了。就连不会游泳的我,扑腾两下,都被大海托了起来,那一刻,天地是那么宽广,自己是那么渺小,一切烦恼都没有了。

但是来到堪培拉,我却立马喜新厌旧,坚定的爱上了澳洲首都。说气候,堪培拉和悉尼肯定没法比,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而且明显干燥很多,由于缺水,堪培拉大片的旷野地都是黄草。但是堪培拉让我找到了住在澳洲的感觉。和悉尼相比,这里顶多也就算个小镇,一个小小的市中心,被立刻延伸出去的suburbs包围,每个suburb之间都会有大片的林木、草场、河湖。保证你在堪培拉开车10分钟就只见树木不见房屋了。在这里,永远是那么容易就能看到天际线,荒凉的荒草地上几棵孤树,趁着淡蓝色的天和连绵的远山,非常有味道。我常常望着车外的这番景色浮想联翩,想画画,想高歌,想再来拍场婚纱照。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这里的星星真多,有时候满天都是,多得好像都要掉下来了。一次开车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了银河,忍不住大叫起来:“老公,快看啊,银河”。可怜我的老公,快30的人了,都没见过银河。我们停下车来看银河,它像长长的丝带,漂浮着,简直让人看得幸福!

我一直想拍一组堪培拉的照片,拍游在湖边的帆船和黑天鹅,拍上班路上突然看到的跳跑了的袋鼠群,拍家门口常常能看到的火烧云,拍荒野,拍大片的黄草地和孤树,拍傍晚从山上看下去点点的灯光,拍那静得让你觉得路灯都多余的夜晚,让大家都爱上这个小镇一样的首都,这个有着城市的方便,又有着乡村的宁静的首都。也许,比起悉尼的很多华人聚集区,这里的确物价很高,而且生活起居还不够方便,但是它的宁静和美景让我选择它无悔。

呵呵,一不小心写成堪培拉宣传片了,喜欢静的朋友,欢迎你们来堪培拉生活,享受真正的“澳洲”环境!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27-4-2009 21: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10 收起 理由
青冥揽日 + 50 谢谢分享!
Cool + 10 你太有才了!
anti34 + 10 谢谢分享!今天最后10分了。
rich + 20 谢谢分享!
cherry2000 + 20 原来堪培拉这么美呀,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6-4-2009 17:32:2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要加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6-4-2009 17:37: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非常好呢,看了很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6-4-2009 17:5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6-4-2009 18:53:4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6-4-2009 18:59:3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比较朴实,感觉都是大实话。

楼主和我有同样的性格: 生命在于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6-4-2009 19:33: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对我们这些还没得到签证的人是很大的鼓励。感觉LZ是年轻、经济条件还可以、而且还没有孩子的家庭。但是最有利的条件是你适应能力强,也很明白自己想移民的原因,这个很重要,因为这样就不容易在初期困难的时候迷失方向。个人认为看生活的时候多看到积极的一面,多看到美好事物的人适应能力就很强。
虽然我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英语水平也不好,还带着小孩,但我们也和你一样有清楚的方向,也有这样的毅力为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6-4-2009 20:58:1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
谢谢lz分享自己的经历.也让我们等签的tz们对蓝色大陆有更多的认识.

lz加油,希望能看到lz更多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6-4-2009 21:22:19 | 只看该作者
你好,又读了你的大作,我将来希望去CANBERRA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6-4-2009 21: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6-4-2009 22:07:1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的辛勤分享,
不知lz一家是什么情况过去的呢?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6-4-2009 22:10:2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6-4-2009 23:05:2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分享你的经验,  给我又增加一分信心和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6-4-2009 23:19:13 | 只看该作者
先占楼再看

lz 有心人, 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真的很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6-4-2009 23:31:1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的很好,让我又回忆了一遍我们刚来的时候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6-4-2009 23:42: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6-4-2009 23:57: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分享,写得真好。

另外,想问下LZ, 听说堪培拉的房子是使用100年,是这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7-4-2009 00:15:0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7-4-2009 00:22:58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看得我更向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7-4-2009 00:34:4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7-4-2009 00:35:2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很实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30-4-2024 01:05 , Processed in 0.079703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